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课堂达标】 1.毛泽东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总 结发言。他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那种学术也可以,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多。这发言应该是( ) A.《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 讲话》中提到的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到的 C.《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到的 D.是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建立时提到的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1956年春,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文化艺术自由发展,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 ) A.不能宣传唯心主义错误 B.不能违背科学精神 C.不能违背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D.不能宣传资产阶级倾向观点 解析:选C。“双百”方针的提出,并不是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前提是不能违背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3.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 新闻简报。该时期最可能是在( ) A.反右斗争扩大化中 B.“文化大革命”中 C.1958年大跃进中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由“沙家浜”、“红灯记”、“越南电影飞机大炮”可看出“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这是“文革”中的景象。 4.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两者的共同宗旨是( )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文艺水平 D.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发展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双百”方针的宗旨。无论什么方针政策的制定必然是为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知道“双百”方针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我国开始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号召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多贡献的背景下提出的,而胡锦涛十七大报告的主旨也是强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必然是两者的共同宗旨。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都是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 ——毛泽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材料2: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许多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文艺界 整风报告上的批语 请回答: (1)据材料1、2分析毛泽东的认识,分别对执行“双百”方针有何影响? (2)和材料1、2相比,材料3中毛泽东的看法有何变化?对执行“双百”方针有何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影响毛泽东改变“双百”方针初衷的是什么观念? 解析:第(1)问要依据材料的信息,分析出认识的变化,分别说明其影响;第(2)问注意将材料3与材料1、2对比,将材料3的观点提炼出来,根据变化指出其影响;第(3)问需要综合三则材料,寻找影响其看法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1)材料1中毛泽东认为学术问题上可以百家争鸣,材料2中毛泽东又认为不同观点的争鸣归结到世界观只有两个阶级之分。影响:材料1的说法有助于“双百”方针的 贯彻,材料2不利于学术的繁荣。 (2 )材料3中毛泽东将艺术划分为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已不再提倡“百花齐放”。影响:“双百”方针受到严重破坏。 (3)阶级斗争的观念。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解析:选D。“双百”方针提出是在1956年,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了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 2.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主要在哪两个领域展开( ) ①政治领域 ②文学艺术领域 ③经济领域 ④科学研究领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双百”方针内涵的理解。“百花齐放”主要适用于文艺领域,而“百家争鸣”主要适用于科学领域。 3.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959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1959年”。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