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必修三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测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瞭望新高考】
    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多年来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之一,考题比较多,但考查主要集中在科技和文学两个方面,也有中西对比横向联系的命题,对书画艺术和戏剧艺术的考查较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可能会加大比例,所以对该部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从2007年高考题看,对本专题的考查更加灵活,注重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因此,预计2008年高考中对本专题直接考查科技成果和文学艺术成就的题型仍会占一定的比重,而结合社会历史分析科技成果和欣赏文艺作品将会是重要的考查方式,命题的题型以选择题和材料题为主。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包含了众多的内容,可以从多个角度命题:
    (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具体在哪些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可以分类归纳;古代中国科技的地位和到近代的变化及中西方对比。
    (2)了解四大发明及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3)中国古代文学在不同的时期有哪些代表成就,包括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及相关内容,体现了什么特色。这一部分既可以单个知识点进行考查,又可以综合考查,如对比分析同一时期的不同人物的作品或者不同时期的相似写作风格人物的作品。
    (4)中国古代戏曲。可以考查每个时期不同的戏曲成就,也可以同时期的典型剧作家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5)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考查角度主要是中国书法的发展进程,中国书画的基本发展脉络。重点是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及体现的时代特征。
    第一部分 方法篇
    l 跟着考纲走
    考点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 (2007上海单科A,5)据《明史·外国传》载:“崇祯时,历法益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令其徒罗雅谷、汤若望等,以彼国新法相参较,开局纂修。”文中的“其”是指曾与徐光启长期合作的()
    A、白晋 B、利玛窦 C、南怀仁 D、巴多明
    答案:B
    解析:由题干提供的信息“崇祯时”“徐光启”可知当时是在明朝,而“罗雅谷、汤若望”都是当时的传教士,所以就不难推断出与明朝杰出科学家徐光启长期合作的西方传教士就是利玛窦。
    2. (2007上海单科,6)右图为“中国科普博览——古代科技馆网站”的首页,页面设置了十一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A、浑天仪 B、翻车 C、赵州桥 D、数学
    答案:D
    解析:从图片中已有网页中列举出的各项的名称可知各项都是大的项目名称,而不是具体的科技成就名称,而且浑天仪、翻车和赵州桥应该分别属于其中已经列出的天文类、机械类和建筑类,因此这三项都不正确,而应选D项数学。
    3. (2007天津文综,13)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中亦所罕见。”此评价的依据之一是张衡()
    A、创制了简仪
    B、最早做了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C、制定了《大衍历》
    D、最早对月食作了科学的解释
    答案:D
    解析:本题需要判断出张衡的突出贡献。A项为元代郭守敬的成就;B项是西汉时期的天文学成果;C项为唐代僧一行制定,故A、B、C三项均应排除。
    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4. (2007广东,5)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答案:A
    解析:分析各时期不同文学形式的主要特点:赋的特点是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但是辞藻过于华丽;唐代诗人辈出,诗篇数目众多,且科举“以诗取士”;宋词的繁荣源于市民队伍的扩大,人们的思想感情更加丰富,宋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一些作家转向于采用词这种比诗更能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明清小说是宋元话本发展而来,话本是一种世俗文学。由此可以看出古代文学发展逐渐走向平民化。
    5. (2007四川文综,15)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
    A、官僚        B、市民       C、皇族      D、农民
    答案:B
    解析:宋元时期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使市民队伍扩大,适应城市发展的世俗文学也随之兴起,如话本、杂剧等,它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
    考点三: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6.(2006北京模拟)如右图所示艺术盛行的朝代是()
    A、秦 B、隋 C、唐 D、元
    答案:D
    解析:这一图片是杂剧俑图,而杂剧盛行于元代,另外根据图片中右边人物服饰的特点也可以判断是蒙古人的服装,因此选D项。
    杂剧俑图
    考点四:书画的起源和演变
    7.(2007宁夏,31)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衡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答案:D
    解析:由图片字体特征可知这是行书。而选择项A、B、C、D四项分别表述的是楷书、隶书、篆书和行书的特点,所以选择D项。
    l 知识积累·方法
    (1)本专题是对科学文化的复习,内容综合了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复习过程中应该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理解文化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成果,并且要注意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理解本专题的相关基本内容、解决相关问题。
    (2)要注意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发展进行比较,体会中国科技文化的特点。
    (3)本专题内容比较综合琐碎,适当运用图表、知识框架及比较法等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既有利于记忆,也有助于加深理解,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理解科技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中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一定时期的科持文化成就是该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文化进步提供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科技文化发展创造了相应的社会环境。复习这方面历史知识应注意紧密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其与政治、经济的相互影响。
    l 解题技巧梳理——因果型选择题
    解答因果关系的选择题,一、要审准题。“审准题目要求”就是对题干中明确规定或隐含着的限制条件以及题干的设计形式弄个清清楚楚,准确无误。二、要区别若干相关概念的内涵,这是解答因果关系选择题的关键,三、是做题训练,加深理解。
    要区别相关概念主要是原因中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等。对于这些相关概念的内涵如果能清楚认识、准确理解、区别对待,解答上述类型的选择题便能得心应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