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光。 下列著作属于启蒙思想家康德的代表作的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A、B、C、D四项作者分别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 5.近代西方有一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 A.三权分立说 B.天赋人权说 C.人民主权说 D.社会契约论 解析:选D。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归纳概括的能力。材料的大意是有一种力量可以把个人与全体相联系的统治方式,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观点相似。 6.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说:“他的摇篮可以看做伟大朝代的最后一缕宝光,他的灵柩是那个地狱般的世界的第一丝微亮。”这是因为伏尔泰( ) A.反对 天主教会,倡导三权分立 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共和 C.处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 D.反对罗马教皇,提倡依法治国 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伟大朝代的最后一缕宝光”,“地狱般的世界的第一丝微亮”等信息可知,伏尔泰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他正处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故选C项。A、B、D三项都不是伏尔泰的主张。 7.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已的头脑思考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他们的思考更侧重于 ( )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与上帝直接对话 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D.批判神权统治 解析:选C。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形成高潮,思想家崇尚“理性”,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时期的人们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8.“谁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 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那班人”是指( ) A.中世纪的天主教会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教士 解析:选A。“教会领导下的欧洲”应该是指中世纪的欧洲,当时天主教会是欧洲的精神领袖,所以“那班人”应该是指天主教会。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 ——普罗泰格拉 材料2: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3: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 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4: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概括 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 (2)材料2、3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 (3)依据材料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 解析:第(1)问要依据材料1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第(2)问要围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体现的人文主义作答。第(3)问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应从宣扬理性主义方面分析。第(4)问应注意归纳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答案:(1)怀疑神;肯定人。 (2)相似之处: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教会。关系: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宣传人文主义,冲击了神学的统治;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宣传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地位。 (3)反对专制制度,提倡三权分立(或分权),宣扬理性主义;提出“天赋人权”。 (4)起源(或萌芽)阶段:强调人的价值。复兴(或发展)阶段:主张发展个性。成熟(或明确)阶段:构建理想社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