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1853年“黑船事件” 图二 1871年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材料二 日本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是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等《俄国通史简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图一、图二之间的关系(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 的西方文明是什么?(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4分) (4)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2分),并谈谈你对这种方式的认识。(2分) ks5u 29.国家的主权从何而来,这是古今思想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二 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认为:“君主的权利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认为:“(国王)可以任意处置他的臣民:或加提升、或加贬斥;或杀或生;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判,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材料三 美国《独立宣言》声称:“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政府才得以建立于人类之中,而且必须经被统治者同意,才能获得其正当权力。” 材料四 袁世凯称帝时宣称:“民国之主权,本于国民之全体。既经国民代表大会全体表决用君主立宪,本大总统自无讨论之余地。” (1)材料一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他提出这中思想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阿奎那和詹姆士一世观点的异同。(3分) (3)根据材料三,《独立宣言》认为主权归属于谁?这段材料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哪些重要观点?(3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指出袁世凯称帝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一理论最早体现在近代中国的哪部宪法?从袁世凯的这种言论你能获取什么信息?(4分) 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2010级第四学期期中试题 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345678910 BCCDABBDAD 11121314151617181920 CACDACAACD 2122232425 CADDB 二、材料分析题 26. (12分) ⑴不同:商鞅:君臣司法(1分);梭伦:公民参与司法(1分)。 ⑵不同:商鞅:军功;(1分)梭伦:财产(1分)。 共同作用:打破了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2分) 不同作用:商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1分);梭伦: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参政(1分) ⑶影响:商鞅: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2分) 梭伦: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2分) 27. (10分) ⑴特点:全面、系统,涉及人才培养、激励和约束、选取、使用的全过程;提出教养结合,从财、礼、法三方面鼓励和约束人才;强调德才兼备(任一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实践:改革科举、改组太学、修订教材,培养改革人才(2分) ⑵(4分) 看法一:朱熹的看法是正确的。王安石确实存在用人不当等弊端,任用了一些有才无德的人,导致变法失败。 看法二:朱熹的看法是错误的。朱熹抹杀了改革的功绩,把北宋的灭亡原因归结为变法的“祸乱”;不符合历史事实。 看法三: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王安石确实存在用人不当等弊端,从而导致变法的失败。但这仅是改革的局部失误。而朱熹把北宋的灭亡原因归结为变法的“祸乱”,从而从根本上全盘否定变法,显然有失公允。 ⑶用人不当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用人是否得当关系到国家与改革事业的成败;人才的选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答出任两点即可得2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观点也可) 28.(16分) (1) 19世纪中期,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打开了日本的大门,导致日本民族危机严重;为摆脱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2分) (2)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洲国家建立常备军和近代海军;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6分) (3)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引发严重的阶级矛盾;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新思潮;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社会矛盾尖锐化。(4分) (4)方式:自上而下的改革。(2分)认识:俄国、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避免了社会大的动荡,但同时也导致对封建思想文化清除不彻底,从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同时也说明了两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较低。(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分)。 29.(12分) (1)、思想:君权神授。(1分)目的:加强君权,适应大一统的需要,同时为限制君权提供依据。(1分) (2)异:阿奎那认为君权由教皇授予,所以教权至上;詹姆士一世认为君权由上帝授予,所以王权至上、不受限制。同:君主在世俗社会中专制。(3分) (3)人民。(1分)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2分) (4)人民主权说。(1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信息:此问开放,按思维层次从低到高给分。低:体现出袁世凯的虚伪性;高:体现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