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一中09-10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调考(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48分,在每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的。) 12.穆罕默德•阿里对留学生许下诺言:“谁先学成,政府给他们高薪,提拔他们当工长。”材料体现了穆罕默德•阿里( ) A. 力主学习外国先进技术B. 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C. 大力发展军事工业D. 聘请外国技师建立工厂 1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局限性体现在( ) A. 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 B. 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C. 加强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D. 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14、拿破仑殖民统治措施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客观上起的相同作用是( ) A. 抵御了欧洲列强的殖民入侵 B. 维护了埃及的民族独立 C. 推动了埃及的社会变革及近代化 D. 使埃及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15、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 A. 军备落后B. 制度腐败 C. 经济凋敝D. 吏治腐败 16、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 A. 调整国家行政建制B. 消除封建割据 C. 完善国家管理职能D. 确定土地私有 17、日本的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 ) A. 推行了“殖产兴业”政策B. 废除了旧体制 C. 实行了“文明开化”政策D. 进行了军事改革 18、俄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基本上是以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不是通过革命的方式完成,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革命前没有进行思想动员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较低 C.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依靠封建力量D. 改革前的人民革命都危及了统治 19、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日本社会的相同点有( ) ①都与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②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性质的运动 ③都积极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④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A. ①②③B. ①③ C. ②④D. ②③④ 20、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其进步性在于( ) ①有利于维新知识分子参与政权②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使民主共和思想得到传播④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A. ①②④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21、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因为它( ) A. 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B. 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 C.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 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 皇帝制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3、电视剧《贞观长歌》,生动反映了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 B. 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C. 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 “贞观之治”的出现说明唐太宗代表人民的利益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拙,兵制阵法之变化宜讲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 ——薛福成《筹洋务议 变法》 材料二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 自序》 村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