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历史不会自己发声,而语言则展示了具体而又个性化的历史画面,因此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关键词。下列属于我国20世纪六十年代的关键词是 A.咱们为国家捐架飞机,你看中不中 B.我虽然不是一名头头,但“红卫兵”这个名称是我发明的 C.一颗红心两个准备,考上了感谢邓小平 D.10亿人民9亿商,还有一亿待开张 19.与文化大革命相比,十一届三中全作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其基本依据是 A.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有了新的看法B.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平的环境 C.对发展中国家建设的成败总结D.霸权主义构成对中国的威胁 20.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 ①为我国甩掉“贫油”帽子 ②有效地加强了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③为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④使李四光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 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1.下列不属于爱因斯坦的贡献的是 A.参与营救沈钧儒等七君子B.为核能的发现提供理论基础 C.亲自参与研制了原子弹D.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22.下列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了国际格局重大变动的表现的是 A.美国开始独霸世界B.俄国十月革命成功 C.英国的霸主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D.欧洲失去“世界中心”的地位 23.有网友看了下图这幅政治漫画后,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英法设计,美国造桥B.美国设计,英法造桥 C.国会设计,总统造桥D.总统设计,国会造桥 24.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A.缓和了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矛盾B.消除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C.缓和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D.确立了战后新的国际秩序 25.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二、非选择题(共四大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1分;第29题13分;共50分) 26.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地上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建设了幅员辽阔的锦绣河山,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尝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 ──[西汉]贾谊《新书•过秦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始皇完成统一的过程并分析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7分) (2)明清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期间出现了许多新的历史现象,请问:其中威胁中国领土完整的新现象是什么?(2分)除此之外,此时期的中国历史还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2分) 材料三: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为此,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呕心沥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3)1924年,孙中山为促进国家统一做了哪些努力?(3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在制宪议会上……。大州和小州之间的斗争主要集中在国会代表的比例分配上,反映大州要求的弗吉尼亚提案主张:各州的代表人数应根据该州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简称联邦比例)产生。对此,小州坚决反对,新泽西州提案主张各州代表名额相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