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保定一中09~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同步检测(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6.西汉时,海上丝绸之路经过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英吉利海峡 D.苏伊士运河
    27.在汉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的国家是
    A.安息 B.大秦 C.大宛  D.印度
    28.西汉和古罗马是当时世界东西方两大文明中心,随着二者的对接,中国与世界的优秀文明得以相互影响和借鉴。对东西方两个文明中心的成功对接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的事件有:①西域都护的设置 ②张骞出使西域并交好西域 ③丝绸之路的开通 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2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造纸书最早外传到的国家是
    A.阿拉伯  B.日本 C.越南  D.朝鲜
    30.在我国的一本古代典籍中,阐述了一项天文学方面的重要发现:“当日之冲”(日冲:古代天文学概念,指的是太阳.地球与月亮等其他星体成一直线的现象),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食(月食)。提出这一说法是
    A.张衡B.祖冲之 C.僧一行 D.郭守敬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
    31.阅读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言论: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补。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以上均摘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言论都围绕一个什么中心问题?(1分)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核心是什么?(4分)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4分)
    (3)上面哪种主张对当时的影响最大?(1分)为什么?(2分)
    32.结合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朝疆域图 材料二汉朝疆域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朝疆域的四至。(4分)并结合图中箭头所示分析秦朝开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西汉的疆域有何重大变化。(2分)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昭君出塞 材料二 材料三“汉委奴国王”金印 材料四
    请回答:
    (1)昭君出塞是在什么时候?(1分)有何意义?(2分)
    (2)材料一、二体现了汉朝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你如何评价这一政策?(2分)
    (3)材料三反映的史实说明了什么?(2分)
    (4)材料四中“大秦王安敦遣使”至东汉是在什么时候?(1分)有何意义?(2分)
    (5)四则材料反映的史实相似吗?(1分)为什么?(2分)
    保定一中09~10学年第二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答案
    一、1-5 BACDC 6-10 DDCBB 11-15 DBCAC 16-20 BCBCD
    21-25 BCDCB 26-30 AAADA
    二、非选择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
    31.(1)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1分)
    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1分);材料二主张尚贤(1分) 材料三主张无为(1分);材料四主张严刑重罚(1分)。
    (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导致了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化。(2分)上述思想家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因而对如何治国提出了不同主张。(2分)
    (3)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1分)因为它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2分)
    32.(1)四至东临大海,西至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一带。(4分)
    措施:秦始皇北击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并修筑万里长城;(2分)派兵攻打南越,设三郡,统一了珠江流域。(2分)
    (2)汉代西北地区疆域拓展到新疆地区。(2分)
    原因:汉武帝时期一方面派人北击匈奴,另一方面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天山南北与内地第一次连在一起;(2分)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西域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版图。(2分)
    33.(1)西汉元帝时。(1分)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40多年间汉匈双方和睦相处。(2分)
    (2)和亲政策。(1分)和亲从根本上说是为封建统治者自身的统治利益服务的,属于政治联姻,但客观上有利于消除民族隔阂、缓和民族矛盾,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融合,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2分)
    (3)汉朝与日本交往密切。(2分)
    (4)166年。(1分)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2分)
    (5)不相似。(1分)材料一、二反映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是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材料三、四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