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一中09~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下列文物图片中最能够反映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成就的是 A B C D 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3.公元前782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4.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盘庚迁殷 B.国人暴动 C.周召共和 D.牧野之战 5.《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马夫属“圉”,为最下等级之人。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体现了( )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主张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6.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居于最西部的诸侯国是 A.燕B.齐C.楚D.秦 7.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曾经控制过的地区有 ①长平②芍陂 ③郑国渠 ④郢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8.一位史学家说:“公元前356年是改革家商鞅开始革命性变革秦国制度的年代”。商鞅变法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 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废井田,开阡陌 D.建立县制 9.以下表述能正确反映夏、商、周时期社会经济的是:①田野中种植着稻、黍、稷、麦、豆等农作物②劳动者手持大量木、石或青铜农具③饲养很多家畜,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④商业有所发展,商朝以贝作为货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2006年2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一枚,“华夏暖春,古税千年成历史;人民顺意,新程万里创文明”。中国的农业税大致开始于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 11.下列思想家及主张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老子——“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②孔子——“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③墨子——“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④韩非子——“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经过管仲改革,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强国。标志着齐桓公成为霸主的事件是 A.城濮之战 B.葵丘会盟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3.成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这一成语最早可能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14.下列成语典故的产生,按时代先后排在最后的是 A.守株待兔 B.问鼎中原 C.道路以目 D.酒池肉林 15.下列哪项的手工业技术是用于青铜铸造工艺制造的 A.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B.夹纻技术 C.金银错技术 D.用曲造酒技术 16.汉高祖刘邦本是楚国沛县人,受楚国文化影响极深。汉王朝建立后,刘邦踌躇满志,纵情放歌。结合所学“楚辞”知识判断,他吟唱的应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17.右图砖文中包含了“海内皆臣”这一信息,反映了秦朝 A.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B.疆域辽阔,广土众民 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18."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秦以前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朝时期玉玺为皇帝独有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19.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定为基本国策,刻在琅琊台石壁上,并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这一政策指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无为而治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行郡县政策 20.汉代负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的官员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 21.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2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23.下列历史事件中,不可能被司马迁载入《史记》的是 A.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B.战国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屈原 C.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D.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24.秦朝征服越族地区和张骞通西域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A.推动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B.扩大中央政权的管辖范围 C.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 D.加速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 25.秦汉时,朝鲜输入到中国的主要是檀弓、果下马,中国向朝鲜输出的主要是铜镜、漆器以及铁制生产工具。这种差别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中朝两地人民生活习惯的差别 B.中朝两地生产力水平的差别 C.中国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 D.中朝两地物产的差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