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连城二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复习历史(选修一) 一、选择题 1. 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梭伦说雅典“险入绝境”是指( ) A.雅典面临外族人入侵的危险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D.自然灾害的威胁 2.梭伦“解负令”颁布的重大意义不包括 A.废除了雅典城邦的债务奴隶制B.使不少因欠债为奴的平民重新获得土地 C.雅典城邦的居民都成为享有公民权的公民D.使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 3.财产等级制度确立的意义不包括 A.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 B.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C.为下层平民参政议政开辟了道路 D.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4.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一个年收入100麦斗的平民,他可以: ①参加公民大会②当选“四百人会议”的成员③当选为陪审员④在战争中提供骑兵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5.雅典的民主适用于 ( ) ①雅典成年人 ②雅典公民 ③雅典妇女 ④他国公民 A.① B.②③ C.③④ D.② 6.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正确的有 ( ) ①雅典民主政治是一定范围内的民主 ②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③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雅典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7.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8.(2003上海卷)(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惧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述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 A.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B.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C.孝文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 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9.促使北魏实施均田制的直接原因是( ) A.民族融合的趋势 B.政府与宗主争夺农户 C.南北对峙的形势 D.汉族地主阶级的要求 10.王安石变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品评的话题。请看下面这两幅漫画,从中你能得出的信息是( ) ①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②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了用人失当的问题 ③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④变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政府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②均田制确立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 ③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均田制限制了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⑤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 12.梭伦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是①公民财产越多,等级就越高②公民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③公民等级越低,承担的义务越少④不同等级的公民虽然享受的权利不同,但所尽义务相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下列对梭伦改革后的雅典公民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权决定战争,媾和等国家大事 B.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C.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享有最高的司法裁判权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代秦国推行的一次影响深远的改革,它使西部边陲国穷力单的秦国一举统一了中国。据此回答3~4题。 14.《史记》评价商鞅变法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这种现象主要得益于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令民为什伍,行连坐 D.轻罚重罚 15.《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其中涉及商鞅改革的措施有 ①废井田 ②奖励耕织 ③废分封,行县制 ④统一度量衡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北魏孝文帝是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少有束缚,采用汉法,制度创新,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据此回答5~7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