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 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C.“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D.“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15.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 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错误: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1942年7月, 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 战略胜利。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召开会议,决定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 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A.1处错误 B.2处错误 C.3处错误 D.4处错误 16.两次世界大战影响的相同之处是 A.两大军事集团继续对峙 B.战后都出现了持续的民族解放运动 C.都使英法德日力量受到削弱 D.都出现科学技术革命 17.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先后取得了两次战役的胜利。其主要客观原因是 ①联合国军装备落后于苏式装备的志愿军 ②配备了苏式武器的军队战斗力空前提高 ③美军指挥官和士兵轻敌 ④战术上,美军采用分兵冒进是错误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历来众说纷纭。有人在20世纪60年代这样写道:“苏联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让朝鲜半岛“独立”的计划,该计划要使朝鲜不受除苏联之外任何国家的控制。”此人最有可能是站在下列哪个国家政府的立场上? A.苏联 B.伊拉克 C.美国 D.朝鲜 19.前四次中东战争对中东国家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阿以双方矛盾加剧 B.美苏大国介入增加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C.中东走上和平进程的道路 D.阿以双方得以相互理解与承认 20.犹太人定居点问题是巴以关系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加沙地带是该问题的焦点地区之一。观察右图,加沙地带是指 A.① B.② C.③ D.④ 21.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22.某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和平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下面是学生所举的例子,不正确的是 A.中东地区经济落后,导致战争冲突不断 B.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都是在和平时期完成的 C.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欧盟的成立及其经济发展促进了欧盟各国的和平共处 23.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有 ①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②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 ③是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 ④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海宁《查氏族谱》记有祠墓费、恤寡、助婚、考试等类别的开支规定。这些规定说明了宗族的功能包括 ①敬宗孝祖 ②维护等级制度 ③扶弱济贫 ④分配政治权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