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历史测试题(3)(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非选择题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载: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豫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载: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1)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从材料一可知丞相的政治地位如何?(2分)
    (2)唐太宗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如何?他又是怎样做的?(5分)
    (3)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推知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帝”指的是谁?(2分)
    (4)从三段材料中皇帝对丞相态度的变化,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3分)
    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雅典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全部从贵族中选出,最初设立3名,主管宗教、战争和行政事务,任期10年。后来又增添了6名司法执政官,9名执政官任期缩短为1年。
    材料二 雅典城附近的土地多石、缺水,收成非常有限。平民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辛勤耕作,却常常食不果腹。走投无路的农民被迫向贵族借种子、工具或口粮,为此,不得不将土地或人身抵押给债主,在田间立起石碑作为土地抵押的标记。若欠债的农民不能按期还债,土地便归债权人所有,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替贵族种地的雇农,必须将土地收成的5/6交给地主。当时人身抵押十分流行,无地的农民只有人身这一最后的“财产”可以支配。一旦无力交纳地租,农夫本人及其妻子、儿女就会被债主捉去抵债,要么在债主家中服劳役,要么被卖到国外当奴隶。
    材料三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材料四 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五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怎样的政治特点?(1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雅典平民怎样的生活状况?(2分)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判断当时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1分)
    (4)根据材料三,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2分)
    (5)简要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2分)
    (6)根据材料四、五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5分)
    28.(12分)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西欧某两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方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完成:
    (1)上述两段材料各出自什么政治文献?(2分)
    (2)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3分)原因是什么?(2分)
    (3)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的实质是什么?(1分)
    (4)两种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