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华盛顿对尼古拉上校劝他担任国王的态度中能够感受其怎样的优秀品质?(3分) (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6分) (3)拿破仑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活动体现了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相融性?(2分) (4)就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个人独裁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认识?(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甘地认为“坚持真理”是强者的武器,它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材料二 15岁时,甘地偷了哥哥的一小块金子,由于不敢当面认错,他写了悔过信给父亲。原以为会受到重罚,没想到父亲竞原谅了他,甘地感动得哭了。他认为,父亲信任与慈爱的力量远远胜过责打。甘地在英国留学和南非工作期间,他阅读了许多书籍。《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给甘地以深刻的印象。甘地对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等人著作中,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极为认同,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 材料三 (1919年)甘地决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一方面号召印度人民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举行总罢业和绝食,……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1983年版) 材料四 (1919年)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一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994年版) (1)材料一体现了甘地的什么思想? (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甘地这一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2分) (3)材料三、四两则材料是如何评价甘地在19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这两种评价有何差异? (6分) (4)这种评价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4分) 28.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方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选集》第4卷 材料二:满足农民有关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的愿望… …农民在本地范围内自由支配余粮等项要求。 ——列宁 材料三:“我们的机关实际上是从沙皇和资产阶级那里过来的机关”,“是资产阶级和沙皇制度的大杂烩”。 ——列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方法具体指什么政策?列宁为什么说“错了”?(6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比较,在农业方面政策有何变化?在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8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列宁在晚年对此进行怎样的理论探索?(2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如何评价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2分) 高二历史选修四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DDCABCCBBCADD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BBDAAADDDDBB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计47分。) 26、(15分)(1)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不慕权势,坚决捍卫民主制度。(3分) (2)雾月政变夺权;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2分) 对内:采取了政治、经济、法制和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4分) (3) 对外战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2分) (4)独裁与否取决于各自的国情和不同的时势。(2分)其结果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2分) ②作者的史观不同:前者是以阶级斗争史观为指导思想,采用的是阶级分析法,更关注甘地的阶级局限性;后者开始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思想,将甘地放在印度的文明演进史中加以考察,因而给予较为肯定的评价。③作者掌握与依据的史料不同:因为史料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有差异。(4分) 28.(18分)(1)方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分) 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苏俄形势,导致严重的经济与社会危机。(4分) (2)变化: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4分) 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巩固了工农联盟。(4分) (3)在其晚年文章中作了关于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的论述。(2分) (4)列宁是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伟大之处是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俄国的国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表现了其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革命与理论探索精神。(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