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09—2010下学期长海高中期末考试测试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8、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研讨课上,四位同学都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
    A 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 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C 丙同学:太平天国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D 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9、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文中的“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 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 B 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 颁布细密严苛的律法 D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20、辩论是雅典公民大会重要的程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辩论是公民行使自己权利的重要方式 B 公民大会只是辩论场所,不作出决策
    C 公民大会的辩论客观上促进文化发展 D 辩论氛围利于苏格拉底等大师的成长
    21、经过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制定,允许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的成为法典是
    A 罗马法 B 英国权利法案 C 美国联邦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22、83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谷歌英国总部,谷歌为了迎接女王的到来,特意在其英国首页为女王设计了一个特别的“Google”涂鸦:字母“g”变成了女王的头像侧面,而且字母“e”的顶部还有女王的皇冠。以上材料信息说明了英国女王
    A由议会选举产生
    B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临朝理政”
    C在礼仪上、形式上至高无上,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D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23、“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
    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烟草传人中国后的盛况
    C.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D.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
    24、下列与五四运动的发生相关的事件是
    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加紧侵略中国②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③北洋军阀政府出卖国家主权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26、《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应归于
    A、学生罢课 B、商人罢市 C、工人罢工 D、工商学的联合斗争
    27、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成功,可是距此一百年前(1901年),西方给中国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辛丑条约》
    C、洗劫北京城 D、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
    28、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运动这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国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29、甲午中是战争爆发前夕,英国正式照会日本,提出:“上海是英国在华利益的中心,因此当日后中日两国开战后,希望日本同意不在该港及附近作战。”这表明
    A、英国为同德国竞争,诱使日本加入协约国
    B、英国纵容日本侵华,但不得损害英国利益
    C、英国企图独霸中国,竭力排斥日本的势力
    D、英国保持局外中立,以维护远东的秩序
    30、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此文发表的背景是
    A、德国强租胶州湾
    B、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C、巴黎和会决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D、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妥协卖国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二:各城邦从建立起便十分珍视独立自治,也没有哪个城邦具有征服其他城邦的绝对实力。在彼此分立的同时,各城邦又通过频繁的交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