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世界历史(下)第一章第三节测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世界历史(下)第一章第三节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的经济方针是
    A、实行新经济政策B、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 C、开展农业集体化 D、实施第三个五年计划
    2、苏联工业总产值是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是在
    A、1935年B、1936年C、1937年D、1938年
    3.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
    A.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要为工农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D.要把市场与计划结合起来
    4.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所不同,它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其主要目的是
    A.使苏联经济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国家 B.追求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C.重工业更有利于国计民生 D.增强苏联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是
    A.十月革命时期 B.苏俄内战时期 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D.“二五”计划时期
    6.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具体道路不同,在于其: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D.优先实现农业机械化
    7.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所不同,它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其主要目的是
    A.使苏联经济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国家 B.追求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C.重工业更有利于国计民生 D.增强苏联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8.联共(布)“十五大”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根据苏联当时国情,你认为“新经济政策”
    A.应该立即取消,因为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B.应适当调整后,继续实施
    C.应根据情况的发展来定是否继续实行 D.可以取消,也可以继续实行
    9.新经济政策取消的标志是
    A.联共(布)“十四大”提出的工业化方针 B.联共(布)“十五大”的农业集体化方针
    C.俄共“十大”的决议 D.苏共“二十大”的报告
    10.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没有超过1913 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且1930年以后还有所下降。这说明①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②苏联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存在失误③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④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 B.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C.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D.与当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基本适应
    12.导致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片面强调重工业,比例失调 B.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
    C.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D.片面强调公有制
    13.对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经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D.苏联大清洗运动,破坏和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1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①片面发展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②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 ③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④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④
    15.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突出特点是
    A.执行新经济政策    B.牺牲农业保证工业化实现
    C.农、轻、重协调发展  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16.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的是
    A.联共(布)“十四大” B.联共(布)“十五大” C.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 D.新的斯大林宪法的颁布
    17.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A.人崇拜现象的出现 B.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 C.全国大清洗运动结束 D.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18.苏联制定1936年新宪法的目的是:
    A.为落实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B.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为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D.为了实施第三个五年计划
    19.下列有关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它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B.它规定苏联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 D.它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形成
    20.以下对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 B.规定苏联的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C.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定 D.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21.1936年苏联宪法规定国家的政治基础是
    A.工农联盟 B.社会主义 C.共产党领导 D.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22.1935年以前苏联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表现为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最终确立 B.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支配地位
    C.大清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文化资源和干部资源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从历史上和理论上确定下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