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温州市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四校联考测试题(历史试卷)(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某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是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
    21.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1和图2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他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图1尼克松的中国之行 图2上海合作组织
    A.睦邻友好 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
    22、2003年美国高盛公司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4国的英文首字母连缀起来,创造了一个响亮的名称BRIC(与砖的英文“Brick”发音相同),“金砖四国”之名随之流行,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力量
    B、中国随着国力的增强可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C、俄罗斯正走出低谷,其发展潜力不可低估
    D、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
    23、在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后,中国海军于2008年12月26日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中国海军自15世纪郑和下西洋以来的首次远征,具有划时代意义。这说明
    ①中国海军出征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是合理合法的
    ②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各国出兵严重损害了索马里的国家主权
    ③说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
    ④中国出兵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
    24、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地的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余秋雨在他的《行者无疆》中写到:“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只有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受用,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位置上,留给那唯一的城市……这个词叫伟大,这个城市叫‘罗马’。”余秋雨赞美罗马
    A、具有悠久的历史 B、是西方法治的摇篮
    C、出现恺撒、屋大维等杰出政治家 D、美丽的古城风貌城市
    26.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 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27、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其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美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28、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但崛起的原因惊人一致。他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A、和平崛起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民主强国
    29、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众多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制内阁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0、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计40分)
    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汉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青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年发耳,陛下发一朝之 而许杀之,既如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 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引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以天下为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言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