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月考练习题(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9.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40.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服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请回答:
    (1)请扼要指出材料一、二、三的核心思想。(3分)
    (2)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观点的差异并说明原因。(8分)
    (3)试从时代背景和客观作用两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9分)
    42、思想的演进和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材料四 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血腥和暴力的悲剧时,在英国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使得围攻巴士底狱和滑铁卢战役在相形之下似乎无足轻重了。……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曾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
    ——(美)海斯《世界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4分)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4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3分)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4分)
    (4)材料四中所说的“这个变化”是指什么?(2分)写出这次变化中“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的三件事例。(3分)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参考答案(2010-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BACAAABC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CBCBBACAB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DADCBCABDB
    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CBBDACBDC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41、(20分)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实行君主专制。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宣扬君权神授。材料三的核心思想是抨击君主专制。(3分)
    (3)韩非子的观点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适应了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特权、地方分权和建立统一国家的需要,具有进步意义,成为秦统一后采取的政治措施的理论基础。(3分)
    董仲舒的观点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3分)
    黄宗羲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分)
    42、(20分)
    (1)文艺复兴(2分);启蒙运动。(2分)
    (2)肯定人,突出人的价值和地位。(2分)人是自由的,自由是天赋人权,并由法律保障。(2分)
    (3)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3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民主与法制。(任意四点,4分)
    (4)工业革命(2分)。改良蒸汽机、汽船、蒸汽机车的发明和应用等。(3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