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泗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月测试卷 高二文综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140分) 第Ⅰ卷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bd经线的经度为150°E,则ab、bd、cd、ac四段经纬线的比 例尺的大小关系是 A.ab>cd>ac=bd B.cd>abC.ac>bd>ab>cd D.bd=ac>ab=cd 2.若a点比b点的时间早10小时,则 ①a点在d的西北方 ②a点在d的东北方 ③bd的经度为90°W ④bd的经度为30°W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读下图 “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甲图反映的范围比乙图小 B.EF处的坡度比CD处大 C.乙图反映的实际内容更详细 D.EF间实际距离短于CD 比例尺最小的是 5.右图中,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哪一点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6.在一幅地图上,北纬60°纬线上的甲乙 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图比例尺为1:100 000 B.该地图上与甲乙相同的图上距离在赤道上的两点,地方时也相差4小时 C.该地图比例尺比1:20 000 000地图的比例尺小 D.在1:5 000 000的地图上表示与该地图相同的实际范围,图幅面积要增大3倍 右图为北半球某纬线圈的昼夜分割情况,其中AMB为昼弧,α等于23°。 7.此时国际标准时间 A.9时40分 B.10时 C.22时20分 D.21时40分 读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8—9题。 8.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是 A.山间洼地 B.山顶 C.山脊 D.鞍部 9.图中小路的走向,最可能是 A.与经纬线走向一致 B.与等高线有关联 C.依照城市十字交叉道路系统 D.选择避开梯田少占农田 下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点间的最短距离约是3330Km,回答下列二题。 10.图中③点的经度是 A.160°E B.130°E C.180°E D.170°W 11.此时北京时间是 A.15点20分 B.2点40分 C.14点20分 D.3点20分 12.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很多以历史事件为题材,右图就是著名的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 请问画中唐太宗接见的使者来自于 A.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13.断以下电视剧场景,哪个符合历史史实? A.《康熙王朝》中,康熙派彭春率军平定了三藩之乱。 B.《鹿鼎记》中,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并从郑克塽手里收回台湾 C.《小宝与康熙》中,康熙帝亲自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取得雅克萨战役的胜利。 D.《康熙秘史》中,康熙帝在多伦、乌兰布通战役中打败噶尔丹,迫使其兵败自杀。 14.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15.华盛顿说:“虽然我深知此项任务所给予我的崇高荣誉,但我仍深感不安,因为我的能力和我的军事经验怕难以胜任要职。”材料中的“任务”、“要职”指的是让他担任 A.弗吉尼亚民兵团的少校副官 B.弗吉尼亚议员 C.大陆军总司令 D.美国的第一任总统 16.下图中两位人物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 ②都是军人出身 ③都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专制做出了贡献 ④都曾出任本国的最高统治者 拿破仑 华盛顿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7.右图是《民法典》的封面,对于这部法律在他心中的地位,拿破仑曾这样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你认为他这样说是因为 A.40多次胜仗,徒有虚名,微不足道 B.滑铁卢之战,使拿破仑前功尽弃 C.《民法典》代表法国人民的利益,受到各阶层的拥护 D.《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18.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趋势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③清政府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19.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布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20.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这一客观规律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过高地估计了人民的思想觉悟 D.为了战胜国内外的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1.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