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B 【解析】B项属于汉赋的文学形式,汉赋是汉代文学主流形式。A项属于《诗经》的内容,是春秋时期的诗歌;C项属于唐朝李白的诗歌;D项属于宋代李清照的词。 12.C【解析】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出现都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的结果,这些文艺形式适合市民阶层的情趣和欣赏口味。 13.B【解析】②对仗押韵和③格律工整属于诗歌的特点。①直抒胸臆和④雅俗共赏能体现元曲的自然之意。 14.【解析】A 《红楼梦》创作的背景是清朝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加深,因而该书属于批判现实主义风格。 15.D【解析】这首诗的前两句强调了读这本书的心态和环境,后两句则强调了这本书的特点。从“坟”“鬼”等字眼不难推断这本书是《聊斋志异》。 16.A 【解析】科技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水平质量提高,但是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是一把双刃剑。 17.C【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虽然从上世界初到上世纪末,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一些大科学家在科技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但仍然坚持对神的信仰。由此可见,科学与宗教的斗争具有复杂曲折性。 18.B【解析】仔细阅读材料不难得出结论:短短的20年间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深远。 19.A 【解析】 “信息社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强调的是信息的作用。能典型的体现信息在当今社会中作用的只是A 20.D【解析】互联网的普及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使人们获得的信息也更便捷,但是并没有使人与人的交往减少。 21.参考答案: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1分)他是私学的创办者;私学打破了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1分)他的“有教无类”的思想,扩大了教育对象,推动文化教育下移。(1分) (2)董仲舒。(1分)有一定的合理性。(1分)“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具有永恒的意义和普遍价值。(1分)在我国今天,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吸取其精华内容,一方面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又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1分) (3)此观点片面。“孔子热”不是完全向传统文化的回归,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为我所用。(2分) (4)没有。(1分)如民本思想、和谐意识、忧患意识、博大的教育思想等具有永恒的价值,与显得生活息息相关。(2分,答到任意两点即得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及其影响,试题有一定的思维力度,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和时事回答问题。 22.参考答案: ⑴ 提倡人性、追求现世幸福,倡导个性解放,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理论,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3分) ⑵ ①黄宗羲同卢梭一样,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对后来的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②但二者本质的不同,卢梭是资产阶级利益代表,黄宗羲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卢梭除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外,提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资本主义的蓝图,而黄宗羲则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3分) ⑶启蒙运动则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作用。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虽然对君主专制统治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对后来的民主革命也起了一定的影响),但没有形成反对封建专制的社会思潮,也没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分) ⑷①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②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3分) 【解析】(1)在“做人”这一问题上,文艺复兴思想家以“人文主义”为指导,而中国的理学家则以“程朱理学”为指导。(2)黄宗羲被称为“东方卢梭”,因为他在明末清初的时代里批判君主专制,带有早期民主启蒙的色彩。但黄与卢梭还是有区别的,代表的阶级不同,提出的思想也不同。(3)都是民主思想,但前途命运截然不同。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亚洲革命运动都产生深远影响;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虽然对君主专制有一定冲击,但没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之所以会有这种不同的命运,政治上是由于中国专制空前强化,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而西欧已进入早期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经济上,中国的萌芽发展缓慢,而西欧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3.参考答案: (1)主张“美德即知识”、教育造就治国人才、人要认识自己。(3分)体现了人文精神(1分) (2)意见:信仰即可得救;(1分)影响:促使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1分) (3)思想:材料三: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材料四:三权分立。(2分)作用: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促进作用;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 (4)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2分)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一要根据材料的关键词,二要根据书的基本内容。 24.参考答案: (1)图一:狂放不羁;图二:注重规范法度。时代特征:国家一统和繁盛。(3分) (2)画风:风俗画、文人山水画。 (1分) 原因:前者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局部统一,商品经济发展。 后者国家变乱,民族矛盾尖锐,南宋偏安江南。(2分) (3)小说的创作出现繁荣的局面。(1分)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要求文学作品进一步平民化。(3分) 【解析】图一张旭的《古诗四帖》线条流畅纵情,可以看出其书法书体是草书,图二从颜真卿书法以及其图片上可以看出其特点其结构严谨,笔画详备,因而可以判断是楷书。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无论从课本知识还是直接从作品特点都可以看出其为风俗画,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则是文人山水画。通过图五的注释可以做第三题有关明清时期文学发展的状况,然后依据课本知识回答其原因。 25.参考答案: (1)农耕经济需要准确的历法;修订立法需要天文知识;中央政府的支持;国家统一;科学家的努力等。(4分) (2)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认识;使人们凭借生产产生科学,发展到借助科学技术改进生产。(2分) (3)郭守敬的天文学成就,使立法更为精确,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2分)牛顿的力学成就有利于人们告别宗教黑暗,为开启工业革命大门创造了条件。(2分) 【解析】本题题目比较简单,按照所学知识回答就可,注意培养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