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一) 高二历史科试题(文)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欢迎你参加这次测试,祝你取得好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请你判断有类似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应当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 B、“民贵君轻”主张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 3、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 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 、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5、西汉时期灾害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 6、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7、明清时期,像年画、剪纸画等大量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具生活上的实用性,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理学兴盛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8、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C、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 D、注重精神文明 9、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0、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思想界的变化有 ①要求彻底否定宗教神学、改变封建的传统观念 ②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平等 ③攻击矛头对准封建社会里最神圣的王权、神权和特权 ④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膨胀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1、2009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 9 1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12、l8世纪的启蒙运动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 A、激烈反对教权主义 B、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13、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由古代科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变过程。下图是意大利某著名物理学家及其发明的望远镜,其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是基于他 A、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强调严密逻辑体系 B、研究行星运动取得重大成果 C、用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描述宇宙运动 D、对宇宙的认识动摇宗教神学的基础 14、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 阶层的壮大,世俗文化兴起,下列属于世俗文化的有: ①小说 ②话本 ③风俗画 ④诗歌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 1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陈子昂 B、盂浩然 C、杜甫 D、杜牧 16、某电视剧制作组布置了一个司马相如的书房场景,根据事实判断道具出错的是 ①一本印制的《子虚赋》 ②书案上有一方正质朴的印章 ③墙上挂有临摹的《兰亭序》 ④书案上还有一本《三国演义》 A、③④ B、①③④ C、④ D、②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