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英国统治者与法西斯主义没有利害冲突 B. 英国统治者企图用法西斯削弱社会主义力量 C. 英国实际上与法西斯形成了反西班牙联盟 D. 英国实际上是西班牙内战的幕后操纵者 18.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在欧洲采取的政策不包括 A.反苏 B.中立 C.势力均衡 D.绥靖 1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和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 A.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C.体系建立时就埋下了新的矛盾隐患 D.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20.1998年5月3日凌晨,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统一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进行结算。2000年7月1日,刚印制好的欧元图案开始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货币。”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得以出现的根源在于 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知识经济的兴起 D.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2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召开的国际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影响最大的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波茨坦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2.二战后期,英美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是指 A.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 B.英美联合取得北非战争的胜利 C.英美在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登陆 D.美英发动的诺曼底登陆战役 23.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A.制裁战败国 B.倡导和平,民主原则 C.确立美国霸权 D.划分美苏势力范围 24.“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一些曾经杀害了许多中国人的日本法西斯战犯 免于起诉,主要是出于考虑 A.日本利益 B.中国利益 C.美国利益 D.苏联利益 25.以下事件受到1956年苏共二十大影响的是 ①赫鲁晓夫取得苏联最高领导权 ②苏联掀起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高潮( ③南斯拉夫被开除共产党情报局 ④波兰发生波兹南事件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6.关于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的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前者是马克思领导,后者是列宁领导 B.两者都是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组织 C.都用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武装各国共产党员 D.都实行绝对服从的领导原则 27.世界现代史上,联邦德国、日本、新加坡三国经济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A.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利用越南战争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C.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D.具有实行非军事化的有利条件 28.20世纪70年代,促使美国调整收缩全球战略的因素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经济状况不景气 B.侵越战争遭挫折 C.军事实力被苏联基本赶上 D.欧洲局势有所缓和 29.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以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不经联合 国安理会授权就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的行为表明 ①联合国的权威受到挑战 ②美国企图建立以它为首的单极世界 ③世界形势 趋向紧张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甚至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印度和巴基斯坦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是 A.以色列犹太国家的建立 B.两国分属于美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 C.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介入 D.两国间的民族、宗教矛盾和领土争端 31.两次世界大战本质区别在于 A.规模与影响 B.败坏性与后果 C.大战爆发的原因 D.大战的性质 32.改变苏联国内政治力量对比的重大事件是 A.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实行多党制 B.《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C.“八一九”事件 D.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 33.关于东欧剧变的内部原因,包括下列哪些方面 ①经济困难 ②民族矛盾 ③西方“和平演变”战略 ④民主和法制的严重败坏 ⑤党和政府脱离群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