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下列关于印度经济发展的论述,正确的有 ①推行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共同发展政策 ②已建立部门齐全的工业体系 ③实现粮食自给,科技取得较大成就 ④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等因素,严重阻碍印度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4、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演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尼克松演说中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美国经济滞胀 55、20 世纪 80 年代后,美国经济逐渐复苏,主要原因是 A.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B.国家紧缩银根,限制通胀 C.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 D.国家采取各种方式干预经济生活 56、下列各选项中,推动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因素是 A.欧盟的形成、第三世界的兴起 B.欧盟的形成、联合国的建立 C.第三世界的兴起、联合国的建立 D.联合国的建立、东欧剧变 57、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综合展示,它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是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 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提醒人类已经步人信息时代 D.“科学、文明和人道主义”;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 58、“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 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简, 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二战”客观上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59、科技改变生活。下列职业按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C.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埋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60、20世纪五十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29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A.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D. 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二、材料解析题(61题16分,62题24分) 第61题:(16分)。 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回答: (l)根据材料一的图示发并明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4分)这些趋向对20 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3分) 材料二: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16-17世纪欧洲发生科技革命,现代科学诞生。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继英国之后,18世纪法国成为世纪科技中心,启蒙运动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并达到高潮,引发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精神传遍欧洲。……1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德国是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她仅仅用了40多年时间(1871-1913年)就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知识经济与现代化》 回答: (2)依据材料二,17—19世纪先后产生了哪几个世界科学中心?分别指出其产生 的主要影响。(6分) 材料三 科技、工业和政治领域内发生的这三大革命使欧洲获得了影响和支配世界的势不可挡的力量。……西方确立了它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的优势,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 —-《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回答: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确立其优势地位的主要途径?(3分) 第62题:(24分) 东北亚(右下图)是当今世界性大国最集中的地区之一,19世纪中期以来,也成为世界性大国长期激烈争夺的地区 之一。 材料一(右图一): 请回答 (1)指出图中19世纪60年代进行改革的三个国家(字母及相应社会改革)。(3分) (2)20世纪50-70年代,该地区哪三个国家先后实现经济起飞? (按时间先后写出三个国家的代表字母及名称)。指出三国实现经济起飞的历史机遇和共同措施。(9分) 材料二(图二): 请回答: (3)材料二中图14 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分) 参照图15 、16、17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支持对建设新中国的主要作用。(10分) 玉溪一中高二(2011届)期末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CCB 6—10:CBABD 11—15:ACCBA 16—20:ADABA 21—25:ADDCB 26—30:BDBDC 31—35:DCCCA 36—40:BDABB 41—45:ABBCA 46—50:CACBB 51—55:ADDBC 56—60:ADCCD 二、材料解析题。 61题,(16分) (1)趋向:交流时间缩短;交流范围扩大;交流信息量更大;交流方式更便捷。(4 分) 影响:使世界各国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3分) (2)17—18世纪:英国,英国率先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迅速发展,引发法国大革命。19世纪:德国,德国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6分) (3)确立途径: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3分) 62题,(24分) (1)A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1861年改革;E中国洋务运动。(3分) (2)A日本、B韩国、E中国。(3分) 有利条件:二战后国际局势长期相对安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2分) 共同措施:根据本国国情制订并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的外资;重视教育。(4分) ( 3)体现:帮助创建中国共产党;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2分) 作用:有助于冲破帝国主义外交孤立政策;有助于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有助于新中国培养人才。(10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