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佛山一中2010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段考历史文科练习题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佛山一中2010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段考历史文科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少选或选错皆不给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孔子象征着什么? 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有教无类
    2、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①“无为而治”的思想根源于“道”的哲学概念 ②“无为而治”体现出反对苛政和严刑峻法的主张 ③“无为”就是无所作为 ④“无为而治”只是一种难以付诸实践的哲学境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3、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令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
    4、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5、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6、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7、四位学生在讨论穿衣服的问题。甲生说:“穿衣服应该合乎季节变化,天气冷穿多一点,天气热穿少一些。”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与地位而定,有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穿得破烂也没什么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统一由上级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不就就好了吗?”这四人的想法,恰可代表儒、道、法、墨四家思想。请按照甲、乙、丙、丁排列,选出正确选项
    A、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 B、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
    C、甲-儒 乙-法 丙-墨 丁-道 D、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
    8、从政治角度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的是
    A、道德准则 B、治国理念 C、哲学基础 D、变革精神
    9、“夫仁义礼制者,制之本也;法令刑法者,制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家、法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儒法并用 D、外儒内法
    10、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的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11、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12、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13、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官方学说,主要是因为
    A、儒学内部的改造 B、统治集团的斗争
    C、杜会环境的变化 D、其它学说的衰落
    14、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15、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16、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17、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B、理在气中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8、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19、朱熹和王阳明对“天理”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A、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20、“士贵为己,务自适,如不自适而适人之适,虽伯夷叔齐同为淫辟。不知为己,惟务为人,虽尧舜同为尘垢秕糠”。李贽这段言论的核心思想是
    A、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B、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
    C、主张男女平等 D、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21、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22、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穿衣吃饭,既是人伦物理”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工商皆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