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大综合同步检测及参考答案与解析【人民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材料三 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极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特拉瑙带回了爱迪生的电灯制造专利权。1883年创办德国爱迪生公司。电气工业的发展是造成德国90年代德国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造船、航海技术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2分)结合所学知识,追述唐宋时期造船、航海的主要科技成就。(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4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重大突破”的表现。(2分)
    (4)根据材料四,归纳德国发展高新科技的途径。(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发展对当时德国经济的影响。(4分)
    29.(14分)(2010•安徽省名校联考三•22)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外名画鉴赏
    (1)以上两幅作品都属于人物画,但反映的思想本质并不相同,请分别说明。(2分)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2分)
    材料三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近代理性精神产生的条件,(1分)并举例说明理性主义思潮对欧洲和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
    材料四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五
    (4)材料四中,恩格斯认为“理想化的王国”本质是什么?(2分)材料五中的文艺作品能否佐证恩格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3分)
    (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如何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2分)
    30.(14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对外来文化大胆吸收,外来民族的音乐、歌舞、技艺、服饰皆为唐人普遍喜好,刻意仿效。……清朝政府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别的都是蛮夷小邦,不与外国往来。满清严禁中国人学外语,严禁华人与外人接触。
    ——李云泉主编《中西文化关系史》
    (1)与唐初相比,清朝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二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20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提出了哪些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6分)
    材料三 当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超越了民族与各族的界线,传承着和平与发展的福音;世界博览会将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环球小姐大赛、环球嘉年华、迪斯尼主题公园等活动将鲜花、欢笑和美丽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
    (3)概括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这道题很好地反映了新课标下新教材的新体系,将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动态性表现出来。试题本身很简单,可以毫不犹豫的选出D。但是有点需要说明,虽然发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也对韩非子法家思想有影响,但是荀子却非属法家。
    2.D【解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获取与解读历史信息、调动与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明初,朱元璋大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论语》中的思想有利于加强君权,故受朱元璋的敬仰;《孟子》继承了《论语》中的一些思想,但有些重民的思想与朱元璋的要求极不一致,D体现了民贵君轻,与朱元璋要求极不符。选项中A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强调气节,该三项皆不对中央集权造成负面影响
    3.C 【解析】一种思想能否被统治者所采纳,既要看它是否符合时代需求,也要看它是否能迎合统治者的要求。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强调“大一统”和“天人感应”,适应了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的作用,这是汉武帝采取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
    4.A【解析】 本题考查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归纳的能力,中等难度题。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央集权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从材料中“宫廷官员领导”、“皇帝下令推广”“太史令直接领导”可以看出中央集权对科技发展的作用,而B、C、D分别是从社会环境、经济、科学家的角度,不符合题目要求。正确答案是A。
    5.D【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解答时可以用排除法。《几何原本》的译出,反映了中国对待科技文化的态度。中间相隔两个半世纪才译出后九卷,说明当时中国政府对科技文化的阻碍,包括文化专制,中农思想,愚昧自大心态,当时翻译人才不缺乏。故排除③。
    6.B【解析】主要考查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自然科学的兴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7.A【解析】①唐朝诗人元稹的《法曲》,诗中描述了胡人与汉族经济文化的交流。②的意思是:小巧的腰身凸现人体之美,引人入胜,挑战宽衣博带。回鹘是维吾尔族的先民,回纥在646年得唐朝助力灭薛延陀后。其首领即接受唐朝的封号——瀚海都督府的都督,其首领骨力裴罗,在744年又被唐朝封为怀仁可汗。③出自杜甫《丽人行》,长安人每年三月三都要到曲江池头结队踏青、出游。这是盛唐时期,极富浪漫色彩的一时风气。④出自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叙事抒情诗,作于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此时正值安史之乱后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