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先秦儒家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12.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1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形成,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B.促进了儒家文化发展 C.推行了礼治德化教育 D.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 15.“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这句话出自 A.朱熹 B.陆九渊 C.王阳明 D.李贽 16.“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信仰 D.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17.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A.朱 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 颐、朱 熹、李 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 颐、王阳明、顾炎武 18.下列语句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是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处,安危所系 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④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9.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 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 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 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20.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你认为雨果的说法是 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B.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转化为近现代科技的土壤 21.王祯在《农书•农器图谱》中详细记载了冶金“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重大发明,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既注意吸收当时最新实践成果又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实验。这些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极为强调实用科学技术 B.注重社会科学理论研究 C.重视理论的概括和抽象 D.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