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18 .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他对中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是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19.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20.“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表明苏格拉底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的灵魂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21.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22.从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莎士比亚“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其共同主旨不包括 A.反对以神为中心 B.提倡以人为中心 C.肯定人,肯定人性 D.反对神权和专制主义 23.《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态度是 A.认可教皇搜刮财富 B.天主教徒应该忠于信仰 C.赞同教会建造教堂 D.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 24.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狄德罗说:“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两人主张的相同之处是 A.人人享有言论自由 B.宽容他人 C.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D.敬畏自然 25.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这样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C.经典力学 D.相对论 26.下图中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主要使用的能源是 A.煤 B.石油 C.电力 D.水力 27.“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指反映了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成就是 A.经典力学理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狭义相对论 D.量子论 28.“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能“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A.《唐璜》 B.《人间喜剧》 C.《英雄交响曲》 D.《向日葵》 29.“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30.下列历史事件中,最有可能通过电视为民众所了解的是 A.俄国沙皇政府被推翻 B.贝多芬指挥的音乐演奏会 C.尼克松和肯尼迪进行竞选辩论 D.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进行试飞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泉港一中,龙海二中”六校联考 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 答案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40分。 31.(14分)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科技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话题,人们十分关注历史上科技发展及其作用和影响等问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如在行政和艺术上的繁荣一样,南宋也是令人激动的技术创新时期……在农业、制造业和运输方面,在以前的基础上,迅速研制出大量新式工具和机器:用于耕种和脱粒;用于提水(抽水机);用于纺织纤维的梳毛、纺纱和织布……所有这一切很像18世纪的欧洲:商业化、城市化、扩大的市场(包括海外市场)、增长的需求。因此,发明新机器和改进其他手段,就成了提高生产力的既关键又刺激的措施。这些进展有可能导致中国发生一场真正的工业革命和它应有的一切深远影响吗?我们将永远无法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蒙古人的进犯把这一切都打断了。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重大科技成就简表 时 期中 国欧 洲 10-15世纪(宋元到明初)印刷、火药、指南针、远洋航海技术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明中期)《本草纲目》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17世纪(明后期到清初)《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天文望远镜、近代化学、力学、解析几何、血液循环学说 18-19世纪中(清)蒸汽机、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进化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