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高中2010 ~ 2011学年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起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2.右边两幅图片反映的分别是雅典的陶片放逐法和民主法庭上限制发言时间的水时计。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 A.打击民主敌人 B.维护民主程序 C.保障公民权力 D.维护民主制度 3.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的古代西方文明有三大传统,你认为不包括( ) A.信仰自由 B.海外开拓 C. 理性与科学 D. 民主与法制 4.国学大师章太炎做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乃是着眼于( )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为满族效力 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D.学术上,洪破除旧迷信,曾尊孔扬孟 5.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 A.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 B.孙中山——康有为——曾国藩 C.康有为——孙中山——曾国藩 D.蔡元培——孙中山——曾国藩 6.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7.“乌托邦远在地平线上……无论我如何迈进,永远够不着它。那么,乌托邦为什么存在呢?它存在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们……”后一个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 ) A. 进行阶级斗争 B. 追求社会公平 C. 反对专制统治 D. 建立理想国度 8.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布朗首相可以( ) 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9.《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 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D.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10.2008年以来非洲索马里沿海累计已经发生80多起海盗袭击事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海盗已猖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一现象备受国际关注,有人开始对索马里的历史产生兴趣,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在15世纪末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海盗”,他最有可能是( ) A.达•伽马 B.哥伦布 C.迪亚士 D.麦哲伦 11.《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所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 ) 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 12.“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机器设备购买者。1931年苏联购买了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苏联能够大量进口机器设备是由于( ) A.西方工业国放弃了敌对苏联的政策 B.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C.经济危机迫使西方国家扩大对苏联的出口 D.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初步建立 13.“炉边谈话”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普通民众的广播方式。如果罗斯福总统要面向全国农民做一次“炉边谈话”,那么这次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 国家干预和调节资本家和农民的关系 B. 银行提供贷款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 全国性失业保险制度的构建 D. 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14.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在)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以下能够为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是( ) A.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 B.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 C.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15.“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16.有人写道:“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在黑夜的背景下,诸子的身影如群星般闪耀。”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人与自然的和谐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 17.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 )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 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 18.“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 。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致良知 19. 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请你结合中国古代科技史判断,下面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用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欧洲人善于研究自然科学 D.欧洲人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应用于社会实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