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焦作市2010-2011学年高二历史(上)必修模块(3)水平测试练习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戊戌维新运动期间,中国兴起了第一次学习外国语言的热潮。下述因素中,与当时的外语热无关的是
    A.西学的兴起与不断传播 B.外国在华企业机构需要大量翻译、买办人员
    C.新式学校的要求 D.科举制的废除解放了读书人的思想
    21.19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中国人在诗文中将西方人称为“夷”。过了二三十年,这些人的诗文再版发行时,“夷”都改为“洋”了。这个变化反映了
    A.中国社会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平等观念
    B.中国知识界已经意识到了西方对中国的优势
    C.“西学”通过洋务运动已成中国思想界主流
    D.中西之间已经实现了相互的尊重与和平共处
    22.在近代的西学东渐的历程中,中国在学习西方时经历的演变是
    A. 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B. 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科学技术
    C. 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文化 D.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23. 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下列对三民主义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它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B. 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C. 反映了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D. 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24.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外部因素是: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③孙中山挽救民族危亡,救国救民探索的必然结果 ④孙中山由伟大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26. 空间技术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现代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不包括
    A.第一颗原子弹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5号” D.“嫦娥一号”
    爆炸成功 发射成功 发射成功 发射成功
    27.1956年春,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该方针针对的问题是:
    ①政治问题 ②艺术问题 ③经济问题 ④学术问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8.1998年对3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他们心目中曾为中国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选择邓小平的占89%,究其原因不包括
    A.文革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恢复高考
    B.邓小平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C.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邓小平提出“教育大革命”
    29.下列代表作体现的创作风格,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30.维也纳新年音乐会(Das Neujahrskonzert der Wiener Philharmoniker)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乐盛会,五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在新年的第一天观看或收听。中国中央电视台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这一文化盛况说明:①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艺术 ②维也纳音乐是世界上最新潮、最流行的音乐 ③音乐艺术走向大众化 ④电视艺术的发展有利于音乐艺术的全球性传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座号
    焦作市2010-2011学年(上)必修模块(3)水平测试
    历 史
    题号选择题
    (-)非选择题总分
    313233
    分数60分12分10分18分100
    得分
    一、选择题答题栏: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26分,第32小题10分,第33小题18分,共40分。
    31.(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许多人都“拿孔子说事儿”:有些人想把孔子拉下神坛,有些人想把孔子再度推上神坛,以至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有十种历史形象……在历史舞台上不断的变脸,扮演神圣或可笑的角色。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七种形象:“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其中否定孔子的有:
    “矮化”。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只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维新化”。晚清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吧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
    “丑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号召青年:“以彻底之觉悟,孟勇之决心,塞决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孔子在西方历史上的三种形象:“哲学家”、“智者”、“完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