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0世纪末东南亚金融危机反映出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存在的弱点是 A.发展“进口替代”工业 B.建立“三高”企业 C.重点发展服务行业 D.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 36、下列有关二战后北太平洋沿岸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B.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C.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韩国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D.该地区经济区域化发展迅速 37、下列科技成就中,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创造了条件的是 A.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B.拉瓦锡的质量守恒定律 C.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D.伦琴发现了“X射线” 38、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表现在 A.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学科的联系日趋密切 B.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C.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 D.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39、二战后出现的新科学技术中,由多国科学家协作完成的是 A.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B.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C.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D.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40、1960年西亚各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石油价格 B.发展世界经济 C.积极发展石油化工 D.同西方石油垄断资本作斗争 二、非选择题 41、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遏制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势力,实行了什么政策? (2)列举出三例美国为实施这一政策采取的重大举措。 (3)上述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出现,这一格局一直维持到何时才告瓦解? (4)在目前的世界政治格局下,出现了哪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 42、阅读下面材料 (15分) 材料一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冲突 ……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 材料二: 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材料三: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指哪些冲突?(举二例即可),《舒曼计划》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什么?(5分) (2)根据材料二,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材料三说美国遇到了“竞争”和“挑战”? 这种经济地位的变化给国际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6分)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赫鲁晓夫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共产党员,每个人都应当像蜜蜂一样地去培植人民的信任。我们好像是布道的神甫,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只有我们极能忍耐的俄国人民能够忍受,可是靠这种忍耐成不了大事。我们又不是神甫,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土豆却没有了。” 材料三 图6 20世纪后半期亚洲经济的发展图 (1)依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所体现的经济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商鞅变法的作用。(2分) (2)赫鲁晓夫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存在哪些问题?(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历史根源是什么?(2分) (3)20世纪60~90年代,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模式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战略。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的知识,简要概括出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的几种模式。(6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材料三所示地区出现了哪两个区域性经济集团?(4分) 高二历史12月月考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号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 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 (第41题10分,第42题15分,第43题20分) 41、(1) 冷战 (2)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推行,北约的建立 (3分) (3)1991年苏联解体 (4) 美、欧盟、日、俄、中(5分) 42、(1)(5分) 普法战争,一战二战中法德冲突. 建立欧洲煤钢联营,防止法德再次发生战争,逐步使欧洲走向统一 (2)(4分)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金的自由交流,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 (3)(6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在许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构成挑战;西欧国家、日本和美国构成三足鼎立之势 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进而改变着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使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43、(1)(2分) 经济思想:重农抑商。作用:废除了秦国的旧的奴隶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 问题:执政党(共产党)和政府脱离群众;人民生活未得到改善(或生活状况恶化)。(4分) 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未得到纠正。(2分) (3)(6分) 新加坡韩国模式:抓住机遇,大量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印度模式: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混合”发展的战略。 西亚模式:利用石油资源,以石油工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努力改变单一经济结构。(6分) (4)(4分) 区域性经济集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