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金砖四国”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你认为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B、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 D、成为了世界军事强国。 21、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各国股市受到重创,巨幅下跌,冰岛、巴基斯坦濒临国家破产,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全球化的再思考。对此思考正确的是 A、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受到的损失最大 B、发展中国家处于完全不利地位,面临最大的经济风险 C、为了维护本国金融安全,不要对发达国家开放金融市场 D、发展中国家应该尽可能减少对发达国家的金融依赖程度 22、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主要反映在 A、为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创造了条件 B、美欧经济差距缩小 C、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 D、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23、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东欧国家先后进行改革的共同原因主要在于 A.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B.南斯拉夫退出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 C.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D.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24、 北约和华约的共同之处是 A.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B.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由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25、 20世纪80年代末,华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突出表现在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文化观念的变化 C.国家名称的变化 D.民族构成的变化 26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欧洲联盟的诞生。这些主要表明了: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经济的独立性加强 D.世界经济的合作性加强 27、与雅尔塔体系形成无关的是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B.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C.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D.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经济发展都得到了强有力的外来援助,给它们提供市场、技术和资金的国家主要是 A.美国 B.苏联 C.英国 D.法国 29、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西欧国家控制与反控制斗争的主要影响是 A.使美国放弃了霸权政策 B.有利于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C.导致西欧国家完全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D.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30、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世界爆发金融危机 B.美国经济霸权地位动摇 C.形成三足鼎立政治格局 D.日本、欧共体经济飞速发展 31、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的是 A.《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 B.“八一九”事件发生 C.《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D.叶利钦及其支持者掌握政权 32、20世纪90年代以来,标志着人类发展观出现重大转折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是 A.实行可持续发展B.实行对外开放C.发展知识经济D.推进经济区域化 33、20世纪末期开始的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说是 A.资本在全球的新扩张 B.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经济的衰退 C.发展中国家打破发达国家的经济垄断 D.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在经济上的反映 34、韩国和新加坡是二战后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两国实现工业化的共同措施有 ① 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② 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节省开支 ③ 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 根据国际经济形势调整发展战略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