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四: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的两件事例。(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 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材料四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4分) 63.(实验班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 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概括明清时期时代特征。(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在社会制度、组织原则方面的不同点。(4分) (3)试分析造成材料一、二实践结果差异的政治原因,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2分) 64、(普通班做)在近代,英、法、德、美四国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改革分别建立了怎样的政体?比较英德政体的异同。说明美国1781年宪法是如何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12分) 64. (实验班做)近代以来,欧洲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正是在这里,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英国的哪一部文献给光荣革命后的王权套上了第一个“紧箍咒”?(2分)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后来英国王权进一步被架空的直接原因。(2分) (2)材料二、三中的国家所确立的政治体制的名称是什么 ?(2分) 他所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 (2分) (3)结合材料一、二、三,请分析这种政治体制的作用。(4分) 65. (普通班做)(14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标志性成就可概括为: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变。 请回答:(1)两次历史性飞跃是指的什么?(4分) (2)形成了哪两大理论成果?(4分)分别在分别是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4分) (3)这些理论的创新,反映了怎样的共同特点? 2分 65、(实验班做)(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材料二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的?(2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3分)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3分)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6分) 南宫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5月份月考高二历史试题答案 选择题: 1——10:BCDBC DDBCD 11——20:BDBAB CBACC 21——30:CBCCD DCBCC 31---40: BBDAB AACCB 41----50: DAAAA ABBCA 51----62: CCBDB ABBDA DB 材料题: 63、(普通班做) (1) 建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等。(任答两点即得4分) (2)革命前认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4分) (3)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4分) 63、(实验班做) (1)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2) (2)社会制度:材料二是资本主义制度,材料三是社会主义制度;组织原则:材料二是三权分立,材料三是民主集中制。(4) (3)材料一:资产阶级具有软弱、妥协性,辛亥革命未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材料二:新中国成立(或民族独立)提供了政治前提,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其它言之有理者同样给分)。(4) (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2) 64、(普通班做) ⑴英、德:君主立宪政体;美、法共和制政体。(4分) ⑵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体制,都保留了君主。(2分) 不同: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权力的象征,而议会至上。德国皇帝却拥有很大实权,主宰议会,宰相对皇帝负责。(4分) ⑶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2分) 64.(12分)(实验班做) (1)《权利法案》。(2分)原因:内阁制形成,内阁对议会负责。(2分) (2)美国的共和制(或民主共和、或联邦共和制或总统共和制) (2分) 政治原则: 三权分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分权制衡的原则)(2分) (3) 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助于维系国家的统一 (4分)(答出其中2点或其它言之有理答案也可得满分) 65.(普通班做) (1)一(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并找到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三大改造初步建成社会主义。2分 二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 (2)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邓小平理论。4分 两次大会: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4分。 (3)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革命或建设实践相结合。2分 65、(实验班做) (1)符合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或实行资本主义)。(1分) 把握到大众的心理: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题。(1分,都答到1点即可。) (2)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分)任务:反帝反封建。(1分)性质:民主革命(1分) (3)大趋势: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分,答到其中3点即可)。 (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6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