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C.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31. 《赤壁赋》中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一观点与下列思想家对应一致的是( ) A.老子 B.荀子 C.陆九渊 D.朱熹 32.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又说;“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这表明在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 A.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B.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C.从天人感应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33.下面是约处于同一时期的中西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他们的科技成就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说明的本质是( )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书影 哥白尼和《天体运行论》书稿 A.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B.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 C.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D.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在明朝已形成 34. 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 图一《洛神赋图》局部 图二《天王送子图》 图三《窦娥冤》 图四京剧《杨门女将》 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吸取了外来美术风格 C.图三作品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D.图四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徵汉合流”的特征 35. 人文主义者倡导以古典为师,中国维新派提出“托古改制”。其相同目的是( ) A.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B.弘扬传统文化 C.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D.主张政治变革 36.“近看一塌糊涂,远看栩栩如生,非有大天才真功力者不能也。”看上去乱七八糟、随心所欲的每一个色点,都是经过科学的、精密的计算,所以每一名画家都是科学家或者数学家。这种表现技法当属( ) A.古典派 B.荒诞派 C.印象派 D.现代派 37.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38.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39.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B.反对专制统治 C.反抗外来侵略 D.救亡图存 40.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上述材料是爱因斯坦对下列哪一重人物理学成就的评价( ) A.经典力学理论 B.量子论 C.狭义相对论 D.万有引力定律 第Ⅱ卷 (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三题,41题16分,42题14分,43题10分,共40分。) 41. (16分)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三 中印两国的谈判在今天……我们说过要在一九五三年开始这一谈判,现在实现了。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 ——《周恩来选集》下卷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政府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加之美国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使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同样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驻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