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二中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高二(12届)历史试题 命题人: 高二备课组 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40题,共60分) 1.中国历史上曾用过皇帝年号纪年、黄帝纪年、公元纪年、中华民国纪年等。如按中华民国纪年算,公元1945年应是( ) A.民国24年 B.民国33年 C.民国34年 D.民国35年 2.分封制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现象中反映分封制遭到破坏、趋于崩溃的是 ( ) ①“问鼎中原”②“烽火戏诸侯” ③鲁国大夫季氏违背礼制,公然“八佾舞于庭” ④“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③④ 3.明太祖在一首诗中写道“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的做法是( )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4.在对太平天国兴衰的研究中,学术界对石达开争议颇多。如果要研究这个人物,最有价值的参考材料是( ) A.小说《太平风云》 B.中学历史教科书 C.关于杨秀清的史学论著 D.太平天国运动文献资料 5.“无产阶级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到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 A.夺取国家政权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无产阶级掌握政权 D.夺取生产资料 6. 某班级同学在讨论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时,有一个同学认为《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小林同学马上进行反驳。小林反驳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两者内容不同 ②两者所设想的目标不同 ③两者的社会经济主张不同 ④两者实施的结果不同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型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的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提出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8. 20世纪30 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 ( ) ①铁流两万五千时,各路大会师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公元前594年的一个清晨,雅典执政官梭伦在众人的注视和期待下大步登上讲坛,他径直走到一个大木框前,将木框中的木板翻转过来,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呈现在人们面前一“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所有债务全部废除。”这就是“解负令”。“解负令”颁布后,得益最多的是当时的( ) A.雅典贵族 B.雅典的债务奴隶 C.雅典平民 D.被征服地区的人 10.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二战后能够在曾经被原子弹摧毁的战争废墟中迅速崛起并成为经济超人的主要原因是( ) ①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②充分利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③美国大力扶植④重视科技和教育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下列措施有利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有( ) ①重农政策 ②兴修水利 ③轻徭薄赋 ④编写农书指导生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某人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唐朝的都城长安:①长安城里的大街小巷店铺林立;②店铺里出售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③到了晚上,一片灯火通明,人流如潮,叫卖声不绝于耳。这些描写:( ) A.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B.①②③都正确 C.②正确①③不正确 D.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13.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处于“萌芽”状态,是指它( ) ①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的商品货币化 ②力量远不足瓦解封建生产方式 ③总体上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④长期不能改变其自然经济的性质特点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1824年,斯坦德哈尔写道:“从1785年到1824年,世界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风俗、思想和信仰,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这里“巨大的变化”是指(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 15.当代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福柯在其《规训与惩罚》的书中提出,工厂、学校与部队是对人身体规训的三个最重要的空间。那么其中工厂对人身体的规训应该最早起源于(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6.《 共产党宣言 》 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 ;“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使乡村从属于城市”; “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 ( ) ① 资本原始积累 ② 资产阶级革命 ③ 海外扩张 ④ 工业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