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1910年陆士谔在《新中国》中不约而同地将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地点放在了上海。而在2010年的5月1日,这个梦想真的实现了。以下这个聚焦世界目光的城市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 A.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B.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中美关系破冰之约在这里签订 D.上世纪80年代末浦东新区开发开放 19.2009年8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前往安徽农村考察时说:“我明确告诉乡亲们,不仅现在的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不变,而且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书记考察安徽是对该地区1978年一些农民自发改革尝试的肯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土地公有和自主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C.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必须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D.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土地承包权必须以公有制为前提 20.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这标志着中国( ) A.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共同富裕 D.已经完全放弃了对 国民经济的计划指导 21.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年—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年—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 ) A.“粮票布票”、“信用卡”、“互联网” B.“合作社”、“包产到户”、“三下乡” C.“乡镇企业”、“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D.“国企改革”、“现代企业”、“股份制改造” 22.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B.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只抓农业不抓工业 23.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 A.政府的改革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24.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说: “各种经济形态大致上分成三个类型:市场经济、指令经济(计划经济)和两者的混合形态——混合经济。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经济体完全属于两种极端之一。世界各国大多实行混合经济制度。”下列历史事件中最早将市场和计划两者“混合”的是( ) A.英国的工业革命 B.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25.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26.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出现过两个“黄金时代”。1850—1914年是第一个“黄金时代”,经济高速发展。1950—1973年是第二个“黄金时代”,在此期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4.9%。文中:第二个“黄金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股份企业的扩大③“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7.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8.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 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 29.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