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期中练习题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的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的( )
    A.雅典自由民 B.雅典贵族 C.雅典执政官 D.雅典平民
    2.梭伦关于社会等级制度的改革( )
    ①实现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真正平等 ②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③动摇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基础 ④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梭伦曾作诗说:“(我)进退维谷,有如孤狼在一群猎狗之中。”这主要是因为( )
    A.雅典僭主政治的建立 B.贵族政治和氏族制度的残余
    C.财产等级制度的缺陷 D.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4.《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举以为收孥。”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统一度量衡 D.奖励军功
    5.“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
    A.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6.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迁都咸阳 D.按军功授爵
    7.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篱”。这反映了当时北魏( )
    A.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矛盾尖锐
    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D.汉族内部矛盾激化
    8.《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语 B.提倡官员说汉语而不说鲜卑语
    C.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语的官员 D.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
    9.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力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 )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 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0.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后“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措施主要有( )
    ①农田水利法 ②保甲法和保马法 ③市易法和均输法 ④改革科举制度和太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1.北宋立国以来,主要依赖江南的财富力量,下图所示是太湖圩田,这一成就的出现与王安石变法相关的措施是( )
    A.方田均税法 B.青苗法 C.农田水利法 D.免役法
    12.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意义在于( )
    A.揭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B.反驳了赎罪券的功效
    C.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D.提出了“因信称义”的思想
    1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是( )
    ①埃及面临着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威胁 ②埃及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无力抵抗外来入侵 ③马木鲁克反动势力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威胁社会的安宁 ④1805年阿里被拥立为帕夏,建立了阿里政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在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测中说:“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你认为“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进展缓慢 B.俄国农奴制的落后
    C.农民运动的冲击 D.战争对俄国来说是非正义的
    15.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两则材料对比说明( )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
    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8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8分,第19题18分,共7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梭伦诗句: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材料二: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
    材料三:当代有人评论说:梭伦改革对国家政权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民主化改革。……这些措施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梭伦所说的“两个阶级”是指哪两个阶级?(2分)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梭伦改革的什么特点?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项措施?(2分)结合教材指出这项措施的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梭伦改革对国家权力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哪些改革? (8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史书记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人教网
    北魏贵族集团在歧视与迫害其他民族的同时,对各民族人民的经济剥削也异常残酷……从北魏统一到孝文帝改革前,计五十多年里,农民起义就达七八十次之多。
    ——《历史学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