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九江一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练习题及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的含意。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 道路进行了怎样的探索?(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封电报出现的同内背景。(6分)
    (3)材料二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蒋介石的真实态度及原因。(6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的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现在这个纲领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 自己的目的。”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做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947年为止。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材料二 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纲领”指什么?作者认为导致“纲领有些地方过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8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指的是什么?马克思提出了哪一著名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应持怎样的态度?(4分)
    九江一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答题卡
    座位号
    一、选择题(每题2 分,25题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三题,26题16分、27题18分、29题16分)
    26题:
    (1)材料一中的“封建之制”和“宗族之制”在西周主要是指哪两种政治制度?作者为什么说它们之间关系密切?(6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封建”与材料一中所说的“封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在材料二中所说的“封建制”下,我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什么?(6分)
    (3)材料三认为中国史学研究曾经存在怎样的问题?现在这种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7题:
    (1)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的含意。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 道路进行了怎样的探索?(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封电报出现的同内背景。(6分)
    (3)材料二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蒋介石的真实态度及原因。(6分)
    28题:
    (1)材料一中的“纲领”指什么?作者认为导致“纲领有些地方过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8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指的是什么?马克思提出了哪一著名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应持怎样的态度?(4分)
    一、选择题(每题2 分,25题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DABB CDCADAAB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ACACDDBDACDD
    二、非选择题(共三题,26题16分、27题18分、29题16分)
    26题:
    (1)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决定分封制,分封制巩固贵族宗法制统治)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机构,巩固西周王朝的统治。(6分)
    (2)材料一所说的“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材料二所说的“封建”是指社会形态。特点: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6分)
    (3)用西方历史学体系或话语解释中国历史。历史研究开始逐步摆脱西方话语(或二者相结合)的影响,试图从中国史自身发展的线索发掘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4分)
    27题:
    (1)含意: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实行屠杀政策,这必然激起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反抗。探索:实践上,发动武装起义,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6分)
    (2)日本投降,民族矛盾转化这阶级矛盾;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建国;蒋介石在美国的帮助下,坚持内战和独裁。(6分)
    (3)措施: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共商建国大计。
    真实态度:借谈判的幌子与盟军总部的规定阻挠国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对沦陷区的接收,限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原因:蒋介石没有作好内战的准备。(6分)
    28题:
    (1)《共产党宣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政党组织发展,工人阶级斗争经验的积累。(8分)
    (2)生物进化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4分)
    (3)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4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