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2分) (3)据材料二、三、四、五,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5分) 25.(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材料二 唐太宗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见贤则欲置诸怀,见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责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资治通鉴》卷198 材料三 300年前,我国曾经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150年后,在新的海上航路使世界地域一体化的进程中,1840年西方的工业经济的产物——坚船利炮打垮了中国小农经济大刀长矛,其实直到1860年中国和印度还分居世界工业产量(以手工业产量为主)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秦王赢政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3分) (2)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成今日之功”的原因。(3分)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的原因。(4分) 26.(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摘编自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政体”这个名词的意义相当于“公务团体”,而公务团体即是每一城邦“最高治权的执行者”,最高治权的执行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少数人,又可以是多数人。……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贵族(贤能)政体”。 ……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 ……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寡头(少数)政体以富户的利益为依托;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托。三者都不考虑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三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亚里士多德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2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的分类情况。说明他分类执行的标准。判断古希腊著名城邦国家雅典践行的是哪一种政体?(6分) (3)谈谈你对材料三这句话的理解。(2分) 扬州中学2010~2011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选修)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 ABCDC 6~10 BCACC 11~15 DBCDB 16~20 DCDBA 二、非选择题: 21.(1)核心信息:限制贵族特权和利益。(2分) 实 践:确立财产等级制,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民主化改革。(2分) (2)材料二内容符合史实。(1分) 理由:与商鞅变法内容相符。(2分) (3)都限制(或废除)贵族特权:(1分)梭伦改革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商鞅变法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2分) 22.(1)作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1`分) 原因:青苗法在推行过程中,富户为贫者担保,损害地主的利益;各级官吏强行摊派,徇私舞弊,增加农民的负担;统治集团内部认识不一;王安石用人不当。(任意三点得3分) (2)改革要兼顾各方利益;执政者要廉洁奉公、团结一心;用人要德才兼备;措施落实要到位。(任意两点得2分) (3)缺陷:国家把持借贷,与民争利。(2分) 目的: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宣传维新变法。(2分) 23.(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农奴的反抗斗争;巩固沙皇统治的需要。(4分) (2)倒幕派等主张学习西方的维新人士。(1分) 直接目的:富国强兵,振兴日本民族,摆脱外来压迫。(3分) (3)俄国侧重解决内部机制,重点废除农奴制度;(1分) 日本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1分) 24.(1)同:都否定《左氏春秋》的真实性。(1分) 不同:康有为主张借用孔子权威实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文化。(2分) (2)体现: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准许民间创办报纸、学会。(2分) (3)特点: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1分) 梁启超:提出民权思想;(1分) 严 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1分) 影响:阐明了变法主张,宣传了变法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任意两点得2分) 25.(1)统一中国,结束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开创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采取了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政策;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任意三点得3分) (2)善于用人;虚怀纳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3分) (3)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继续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政策;程朱理学思想的束缚;天朝上国的心态,对世界缺乏认识。(4分;若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6.(1)提出逻辑学上的“三段论”;首次对科学进行分类。(2分) (2)分类: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3分)标准:执政者的人数;维护的利益群体。(2分) 共和政体(1分) (3)尊师,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