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合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力图在实践中推行德尔菲关于限度与节制的训导,将其运用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一个被贫富纠纷所撕裂的城邦中引入一种社会平等的理想。
    ——赵明《论梭伦立法》
    他在诗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应当抑制你们傲慢的情怀,使它谦逊/不要以为要什么有什么,我们绝不会永远服从。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分为二十级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宗师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以致“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君相秦十年,宗师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你得到的核心信息是什么?(2分)在政治上是如何实践它的?(2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的真伪,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3分)
    (3)根据两则材料说明改革内容的共同点,并从阶级本质上分析两次改革实行这一措施的原因。(3分)
    22.(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司马光)批评青苗法的执行,……令“贫富相兼,共为保甲”,贫者得钱后无力偿还,“吏督之急”则逃散四方,“富者不去则独偿数家所负”。……推行青苗法的提举官以多贷为有功,不问民之贫富,强行“抑配”,各级官吏则假新法之名而徇私舞弊,与民争利,搞得“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李存山《王安石变法的再评价》
    材料二 中国传统士大夫对聚敛之臣素所轻视,至于政府经商(均输、市易)、放利(青苗),更认为不成体统。……一般地主奸商,因奸利被夺,亦推波助澜,更增反对的声浪。……当时所有的名臣……或被告排斥,或自动求去。他(指王安石)全力提拔的吕惠卿却是暗中伤他、只求得保一己权位的奸人。
    ——李定一《中华史纲》
    材料三 (青苗法)与今世银行所营之业相近,青苗则农业银行之性质也,……夫笼天下之货而司以官吏,……以国家为唯一之资本家,为唯一之企业家,更无第二者以与之竞争。……然其果可行与否,犹未敢断言也。……现今之经济社会,惟有听其供求相调剂,而自至于平。所谓自由竞争者,实其不可动之原则也。……国家为唯一之兼并者而莫与抗焉,则民之憔悴,更安得苏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
    请回答:
    (1)青苗法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1分)据材料一、二指出,青苗法为什么会招致社会议论和反对?(3分)
    (2)据材料一、二,你认为确保社会改革措施顺利贯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3)据材料三,梁启超认为青苗法有什么缺陷?(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提出这些言论的主要目的。(2分)
    23.(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材料二 佩利(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
    材料三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拥有私户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四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4分)
    (2)材料二中的“许多潜在的盟友”是指日本社会中的哪些人?(1分)“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学习西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3分)
    (3)据材料三、四分析俄、日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有何不同?(2分)
    24.(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
    ——《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 (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材料四 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材料五 “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原强》和《天演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刘逢禄和康有为的观点的相同之处。据材料一、二、三,与刘逢禄的观点相比,康有为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3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