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东北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练习题及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材料四 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四,见税什伍。……”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变法存在的弊端。(4分)
    (3)虽然商鞅变法存在弊端并且曾遭到强烈的反对但还是成功了,试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6分)
    26.(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竟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的理念。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材料二 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见右图)
    材料三 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身,正如……所写的:“义人等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材料四 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因素。(6分)
    (2)材料二的行动是针对当时的什么事件? 这一行动有何重要意义?(4分)
    (3)依据材料三,分别指出两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4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宗教改革有何显著特点?(2分)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作用。(6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 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 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 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4分)
    (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分)其依据是什么? (2分)
    (3)戊戌变法采取了康有为所说的“上策”,但还是失败了。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6分)
    参考答案
    1——24 CDDAB ACBCB BBAAD ABDBC DDDA
    25.(16分)
    (1)①废除分封制,行县制;②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③统一度量衡。(6分)
    (2)刑法严酷,赋税沉重。(4分)
    (3)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加强了中央集权.发展了封建经济;③富国强兵的措施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求,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④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⑤改革措施全面彻底、执法如山(答出三点即可给满分,学生若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6分)
    26.(22分)
    (1)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社会进步;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为其提供经济条件;文艺复兴促使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为其提供思想条件;统一民族国家的出现也为其提供了政治条件。(6分)
    (2)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激起了各地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4分)
    (3)主张:“因信称义”;“先定论”。(4分)
    (4)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保留了较多天主教的成分。(2分)
    (5)历史作用:①政治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西欧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②经济方面:宗教改革中天主教被剥夺的财产大多落到了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方面:它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进一步打击了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方面的准备。(6分)
    27.(14分)(1)主要意图:以变法图强抵御外来侵略,以变法来应对人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统治。(4分)
    (2)核心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2分)。依据:①日俄变法取得成功②中国风气未开。(2分)
    (3)原因:顽固势力占上风,利用义和团盲目排外,酿成八国联军之祸;革命党人武装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民国(6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