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教皇格列高利七世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 A.教权高于王权 B.王权与教权平等 C.王权高于教权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 15.德意志宗教改革前夕,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是 A.分裂局面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封建主加重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C.封建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豪夺 16.“因信称义”中“义”的含义是 A.指上帝面前灵魂得到拯救的人 B.指被教皇免罪 C.指简化宗教仪式信仰上帝 D.通过赎罪券信仰教皇 17.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主要是指 A.改革是在资产阶级主持下进行的 B.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增强了军事力量 D.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度 18.被称为“解放者”的亚历山大二世享誉盛名,却未能逃脱暗杀的结局,因为 ①改革都会有巨大的阻力 ②亚历山大二世是农奴的彻底“解放者” ③他的改革措施没有适应历史发展 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19.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20.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对外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A.国家保护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其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大力扶持特权资本家集团 21.同光年间,清朝出现了气象一新的局面,其间维新思想渐渐流传,下列属其观点的一项是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器械技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22.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创立了君主立宪制 B.发展社会经济 C.推动政治改革,实践了议会制度 D.促进思想启蒙 23.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反映出康有为 A.让光绪帝罢黜守旧官吏 B.对守旧势力表现出不妥协性 C.想让光绪赋予自己大权 D.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24.在19世纪末,只进行了短短百日的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注定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B.康有为等维新思想家的宣传不全面 C.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不支持 D.领导者的软弱及维新思想的局限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25题16分,26题22分,27题14分,共52分。 25.(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 ——《资治通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