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1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据《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3分)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2分) 28.(12分)一战和二战,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4日,巴黎)法国士兵迈着整齐步伐穿过街道,引吭高歌首:“这是阿尔萨斯,这是洛林,这是我们的阿尔萨斯,啊,啊,啊,啊!”唱到最后一个“啊”字,歌声化成一片胜利的欢呼。 ——(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 材料二 法国士兵路易•迈雷(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在1916年曾经写下一段内心独白:“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战斗吗?……1916年的士兵不是为了阿尔萨斯而战,也不是为了毁灭德国,更不是为了祖国。” ——(法)雅克•梅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士兵的日常生活》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四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物理学理论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爱因斯坦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士兵们的战争信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4分) (2)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简要分析这些观点?(6分) (3)结合材料四,爱因斯坦整个一生都忠实地为没有战争的世界而奋斗,请举两例。(2分) 29.(12分)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六条 (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该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国际联盟盟约》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有利于维护和平的原则?简要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4分) 材料二 亲爱的温斯顿:哈里和乔治•马歇尔所要告诉你的一切,均是我由衷之言。你我两国人民要求开辟一个战场,以便卸下俄国人肩上的压力。两国人民很有智慧,完全能够看到俄国人今天所杀死的德国人和所摧毁的装备比你我两国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即使还没得到全盘的成功,这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必须实现这个计划!只有这样,叙利亚和埃及才能较为安全。纵使德国人发现了我们的计划,也毫不足惧。祝你百事顺利。叫哈里早点休息,并且让他听从美国海军医官富尔顿的指示,我派遣他作为享有全权的特级护理。 永远忠于你的 F.D.罗斯福 ── 摘自1942年4月罗斯福致丘吉尔的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的主张和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美国态度转变的原因。(4分) 材料三 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的战争原因,都是必要的。 ──雅尔塔会议公报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会议的主要精神。(2分) 材料四 《魂断蓝桥》电影简介: (4)概括材料四所反映的主题思想。(2分) 高二历史文科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345678910111213 CCCCCABBDBADC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DACCCBCADBBA 26.(15分) (1)满清专制统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发动辛亥革命。(3分) (2)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北洋军阀专制统治;(1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以上史实答出两点即给2分)捍卫民主共和。(1分) (3)史实: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民族独立;努力消除教派矛盾。(2分) 影响:增强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沉重打击了英殖民者,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为印度独立发挥巨大作用(2分) (4)道路(思想):孙中山:暴力革命(1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1分)。 成因:孙中山改良道路受阻(1分);甘地受到“仁爱”、宗教思想的影响较深(1分)。 27.(11分) (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3分)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2分) 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4分)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2分) 28.(12分) (1)变化:为祖国和自由而战的信念发生动摇甚至被否定。(2分) 原因:战争持续时间比预期长;战争异常惨烈,伤亡巨大;士兵们看不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对专制的恐惧和反思。(2分,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2)观点:日本是为了东亚的安定才向美英宣战;日本是因美国使用原子弹残害无辜才最终接受停战。(2分) 评析:前一观点是日本美化战争,推卸战争责任,实际上日本向美英宣战是为了争夺霸权,战争给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分) 后一观点:只看到美国使用原子弹对日本无辜平民造成的伤害,但未能深刻反省,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同样给中国等受害国人民造成巨大的伤害。(2分)(仅作正误判断不给分) (3)一战时,在反战宣言书上签字;一战后,积极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二战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2分,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29.(12分) (1)集体安全、经济制裁;(2分)维护和平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未能有效的制裁侵略、维护和平。(2分) (2)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东西夹击德国,减轻苏联压力,加速德国法西斯灭亡。(2分)原因:德日法西斯的侵略,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了最大的威胁;法西斯成为全世界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共同敌人。(2分) (3)主要精神:彻底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2分) (4)揭露战争的残酷;歌颂人性;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任答两点即可给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