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在三国同盟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的德国首相是 A、斐迪南大公 B、普林西普 C、施里芬 D、俾斯麦 2、坦克是在下列那次战役中首次被使用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中途岛战役 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②英俄签订协约 ③英法签订协约 ④萨拉热窝事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 4、下列对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中心的转移说明正确的是 A、由美国华盛顿转移到英国伦敦 B、由美国纽约转移到英国伦敦 C、由英国伦敦转移到美国纽约 D、由英国伦敦转移到美国华盛顿 5、国际联盟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起成立的,美国发出该倡议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一战的胜利 B、制裁苏联 C、限制军备,维护和平 D、实现美国的世界领导权 6、世界上第一次正式宣告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并约定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的文件是 A、《洛迦诺公约》 B、《凡尔赛合约》 C、《莱茵保安公约》 D、《非战公约》 7、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A、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势力平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8、一战时期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 ①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 ②美国与协约国集团存在着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 ③俄国二月革命后继续进行战争 ④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事件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慕尼黑协定签订 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D、英法坐视波兰灭亡 10、两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区别是 A、规模与影响 B、破坏性与后果 C、大战爆发的原因 D、大战的性质 11、在下列一战后签订的条约中,对英国打击最大,对美国最为有利的是 A、四国条约 B、五国海军条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和约 12、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开罗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3、下列各项中能正确的说明“绥靖政策”含义的是 ①在政治经济上扶植德国势力 ②对法西斯姑息纵容妥协退让 ③企图推动法西斯首先进攻苏联 ④牺牲小国利益以求苟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的转折性的战役是 A、中途岛海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诺曼底登陆 15、丘吉尔曾经对二战时的一次战役给予了这样的评价“我们不要把这些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的。但是,在这些援救中却孕育着胜利。”这次战役应该是 A、不列颠空战 B、敦刻尔克战役 C、中途岛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16、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了一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美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援助科威特 B、执行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C、与苏联在这一地区争夺 D、维护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 17、美国将领克拉克回忆说“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场战争是指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阿富汗战争 D、伊拉克战争 18、被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共同奉为圣地的地方是 A、大马士革 B、巴格达 C、耶路撒冷 D、特拉维夫 19、二战后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局部战争的外部因素是、 A、领土纠纷 B、民族宗教矛盾 C、地区霸权主义 D、美苏等国的干涉 20、下列对联合国与中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提出的关于联合国的一些构想被吸收到《联合国宪章》 ②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 ③在联合国成立时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了字 ④第二十六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号召和平使用科学技术,避免人类自身灭亡的文件是 A、《氢弹》 B、《海洋法公约》 C、《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 D、《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22、造成印巴两国长期纷争的重要根源是 A、《巴基斯坦决议》的通过 B、多次中东战争的发生 C、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 D、争夺石油资源 23、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下列对其说明正确的是 ①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加快 ②各国间的贸易联系不断紧密 ③跨国公司迅速增加与扩大 ④南北问题得到解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长期以来制约中东地区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是 A、伊朗和伊拉克的矛盾 B、阿以冲突 C、石油危机 D、耶路撒冷问题 25、邓小平曾经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其中“和平问题”是指世界范围内的 A、总体和平 B、绝对和平 C、局部和平 D、大国和平 赤峰二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二卷) 二、材料解析简答题(共三题,总计50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保留其武装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合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报复的手段。因此,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的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他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了一起……。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 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是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的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这样我们就将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