⑶材料三反映景德镇的制瓷业出现了什么变化?你得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4分) 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推测一下景德镇的制瓷业在近代社会会出现什么变化?(推测要符合当时的历史现状,至少答出三种可能性)(6分) ⑸为了印证你的推测,你应该通过哪些途径查找资料?(至少答出两种)(2分) 26.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皇(隋文帝年号)三年……长孙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因上书曰:“……去年亢阳(大旱),关右饥馁。陛下运山东之粟,置长平之官,开发仓廪,普加赈赐,大德鸿恩,可谓至矣……” ——《隋书》 材料二(唐)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硅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贞观政要•辨兴亡第三十四》 材料三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李世民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重修了玉华宫……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李世民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连同“飞山宫”在内的庞大建筑群,豪华气派,极尽奢靡。 ——《中国人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隋朝设立义仓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是怎样评价隋代的仓储?(4分)你如何看待唐太宗的观点?(3分) (3)结合材料一、三,谈谈你对封建改革的认识。(4分) 27.【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颁布《苏维埃暂行选举法》、《选举细则》等法律文件,在革命根据地范围内开展民主选举,实行苏维埃代表制。工农劳苦大众取得这样的权力,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图1 苏维埃政权的选举 图2 苏维埃政权颁发的选民证 ——引自高等院校教材《中国革命史》 材料二 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比较普遍的农村选举方式是红绿票法和豆选法。红绿票法属于票选法的一种,具体施行是这样的:发给投票人额定的红绿票,而让候选人坐在台前,背对着投票者,每人背后一个票箱,红票意味着同意,绿票意味着反对,投票人对每个候选人只能投一种颜色的票。豆选法是根据地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选举法,其法以豆粒(什幺豆子都可以,已经用过的有黄豆、绿豆和蚕豆不等)作为选票,每个投票人发给一定额数的豆粒,每粒表示一票。投票时让候选人坐在台前一排,背对着投票者,每人背后放一大海碗,投票人鱼贯而过,认为信得过的,就在他的碗里放下一粒豆子,豆多者当选。 ——引自张鸣《中共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选举与文化回归》 材料三 一组抗战时期根据地的选举照片 图1 掷豆选举法 图2 召开选举大会 图3 投票选举 图4 张榜公布候选人 请回答: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什么说“工农劳苦大众取得这样的权力,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3分) (2)根据材料,归纳概括抗日根据地民主选举的特点。(6分) (3)抗日根据地在选举组织抗日民族政权的时候采取哪一重要原则实施?(2分)这一原则的实施有何积极意义?(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ACCDD BCDCC CCDCD BABBA ACCB 二、非选择题: 25.【参考答案】(22分) (1)瓷土资源丰富;燃料优质;昌江便于运送物资、淘洗瓷土、并提供碎土的动力;有良好的技术积累;大批拥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的加入;政府的支持。(6分,每点1分,严格按点给分。) (2)“官窑”是官营手工业,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瓷器产品;“民窑”是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瓷器产品。(4分) (3)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依据一是分工细;二是雇佣关系。(4分) (4)可能出现大机器生产;可能出现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可能出现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可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日益衰落。(6分,任答三点即可得满分。如考生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6分。) (5)查阅书籍、上网、向专家请教、去景德镇实地调查等。(2分,任答两种方式即可得2分。) 26.【参考答案】(15分) (1)目的:应对饥荒。作用:解救饥荒,稳定社会。 (2)唐太宗的观点:隋代的仓储,最终没有直到解救饥荒的作用,却导致隋炀帝奢华无道以致亡国的结局。认为政权的兴亡不在于仓储的多寡,而取决于统治者的政策。 唐太宗的观点是正确的。(1分)他从政权兴亡的角度来分析仓储的正反面的作用,汲取了隋朝的教训,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2分) (3)封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封建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制度所存在的弊端。(4分,如考生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4分。) 27.【参考答案】(15分)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虽然颁布,但由于辛亥革命成果被北洋军阀窃取,并没有真正实施过。因此,工农劳苦大众真正意义上参加选举和被选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3分) (2)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参与面广;选举方式因地制宜,花费小,具有廉洁、贴近群众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公开性和公正性,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6分) (3)“三三制”原则。(2分)意义:充分保障了各抗日阶级、阶层广泛的民主权利,团结了开明地主和民主人士,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