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同学们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关于秦朝的人口数量,《中国古代史》、《香港商报》、《中国人口论》记载的数量不尽相同。请观察下列图片,这一图片反映的是
    A.史料整理 B.问题形成 C.第一手史料 D.历史解释
    2.《史记•商鞅列传》记载: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 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本段材料属于
    A.历史结论 B.历史评价 C.历史叙述 D.资料整合
    3.“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最终的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郡县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③秦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使新征服的地区“皆为郡县”
    ④当时对“诸子功臣”的安置办法是以国家的赋税收入等赏赐。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④
    4.“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材料中有关服饰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是
    A.浓厚的宗族色彩 B.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C.嫡长子继承制 D.严格的等级制度
    5.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D.“公天下”向“家天下”转型
    6.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A.乙丙对,甲丁错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
    7.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文治武功令人赞叹,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强大的秦帝国到秦二世时就灭亡了!秦帝国的历史悲剧成为历代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下列史料中距离解开这个“历史之谜”最近的是
    A.“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贾谊《过秦论》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C.“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D.“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
    ——清•赵翼
    8.据考证,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以上考证不能说明的问题是
    A.西汉时期君、相矛盾已很突出 B.三省六部制发端于汉魏时期
    C.三国时期,相权经常威胁君权 D.三国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完备
    9.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宰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10.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11. 史载:“夏氏革命,又为九州,涂山之会,亦云万国。四百年递相兼并,殷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亦为九州,分统天下,载祀六百,及乎周初,尚有千八百国,而分天下为九畿……其后诸侯相并有千二百国。”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从制衡向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从夏到商,中央王朝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小
    C.兼并战争在国家的统一方面客观上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D.为有效削弱地方诸侯的权力,中央王朝鼓励诸侯之间,相互征伐
    12.“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
    13. 北宋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其中有“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交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判断出
    ① 北宋商业比较繁荣 ② 坊市界限被冲破
    ③ 开放性城市市场已经出现 ④ 城市中已经出现“早市”和“夜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范:模子)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