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练习题(带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6.(改编题)中国在线(2009年10月15日)消息:湖南株洲市文物部门近日在醴陵发现了一处汉晋时期遗址,考古人员在其中发现了6枚东汉竹简和大量破损的陶罐、青瓷等物品。那么竹简上的文字,最有可能的是(  )
    A. 甲骨文 B. 小篆 C. 隶书 D. 草书
    17.(2010•潍坊模拟)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④
    18.(2010•临沂模拟)中国绘画强调“意足不求颜色似”,西方绘画强调“度物象而取其真”。两者不同的绘画要求体现了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差异。对比下列两幅画,这种差异主要是(  )
    A. 中国农耕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差异 B. 专制主义政治与西方民主政治的差异
    C. 感性主义传统与崇尚理性精神的差异 D. 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差异
    19.(改编题)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意思指的是(  )
    A. 楚辞作品缺乏志向追求 B. 作者为屈原遗作中爱国志向所感叹
    C. 屈原应该投身于文学创作 D. 作者认为屈原的遭遇和结局不值得
    20.(改编题)2009年7月20日晚,由北京市教委、国家大剧院主办的“国粹新蕾——民族艺术进校园、京剧进课堂成果汇报演出”在国家大剧院登场亮相。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主要是因为京剧(  )
    A. 是博采众长而形成 B. 历史故事是其表演的主要内容
    C. 具有特色鲜明的各种角色 D. 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二、非选择题(第21题24分,第22题16分,共40分)
    21.(2010•南通高三一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项数2225259257788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三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四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摘自《孙中山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2分)其原因是什么?(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的变化,并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原因。(6分)
    (3)如何理解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2分)
    (4)材料四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2分)为什么?(6分)
    22.(2010•泰州高三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卷十四
    材料二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材料三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的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张及其实质。(4分)
    (2)材料二反映的书法、绘画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理学思想的?(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做人”文艺复兴时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
    (4)1903年,蔡元培在《绍兴教育会之关系》中,尊黄宗羲为“东方卢梭”,你如何理解?(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