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56. “政府制订法令,制服恶人,保护良善,这就是政府的职责。政府为着履行这种职责,需要很多的经费,而政府本身没有米谷金钱,故须向农民、商人征收赋税,以资维持,但这是在双方同意下获得的协议,这就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约束。……假如政府把保护人民叫做恩惠的话,那么农民、商人向政府缴纳赋税,也可以叫做恩惠了。”上述言论意在说明 A.官民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B.政府和人民是平等的契约关系 C.自由、平等是上天赋予的人权 D.人与人之间在基本权利上是平等的 57.“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神创论与进化论 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D.相对论与量子论 58.“将达尔文的学说应用到社会舞台的做法,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它对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适应。”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观点的是 A.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B.以俾斯麦“铁血政策”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勃兴 C.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D.经济生活中资产阶级反对政府对经济的任何干预 59.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A.资源因素 B.市场因素 C.理论因素 D.劳动力因素 60.下图是毕加索的《葡萄与小提琴》,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探索绘画的视觉与幻觉之间的关系 B.它体现的是一种几何形体的美和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C.用几块平面片断在心目中构成一把可感可即的小提琴的实体形象 D.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使其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试卷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兰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 二.本卷共2小题,其中第61题20分,第62题20分,共40分。 61.(2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为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重要的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的异同。 (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8分) 62.(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材料二 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 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之间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等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措施上的主要不同点。并分别指出两次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产生的不同影响。(12分) (4)两则材料能不能作为判断两场改革性质的依据,说明理由? (4分)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一调考试 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BCBCC ACBAA CDCBA DACCB DCCDB CDCDA DCBDB CCDCB CACCC CBCBC ABBDD BBABD 二、主观题 61. (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6分) 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6分) (2)简评: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8分) 62. (1)奖励军功。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依据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4分) (2)不同点:政治上:梭伦改革包含民主政治;商鞅变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经济上:商鞅变法重农抑商;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8分) 不同影响:梭伦改革:进一步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分) (3)能。判断改革性质的依据主要是看改革最终维护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4分)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一调考试 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BCBCC ACBAA CDCBA DACCB DCCDB CDCDA DCBDB CCDCB CACCC CBCBC ABBDD BBABD 二、主观题 61. (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6分) 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6分) (2)简评: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8分) 62. (1)奖励军功。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依据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4分) (2)不同点:政治上:梭伦改革包含民主政治;商鞅变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经济上:商鞅变法重农抑商;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8分) 不同影响:梭伦改革:进一步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4分) (3)能。判断改革性质的依据主要是看改革最终维护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