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量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 )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2、“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可能是 ( )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3、青年时期的钱伟长在美国大使馆填写签证表的宗教信仰一栏目时,钱先生说:“我没有宗教信仰”,美国官员说:“没有是不行的,你就填信仰孔教吧。”这件事情说明( ) A.外国人一直把儒教当成中国的国教 B.当时不少外国人把儒学视为一种宗教 C.儒家应当积极参与世界宗教对话 D.儒教或曰孔教就是中国人的宗教 4、明清之际,外国传教士借历算、地理和火炮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顺势利用当时中国哪种思潮? ( )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考据学 D、经世致用之学 5、明清(前期)时期的科技文化大多反映了商品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衰落的时代特征,下列事实并不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 A.黄宗羲:“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宋应星:“此书(按:《天工开物》)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D.明末,一官员奏:“蜀昔有沃野之称……近为五府者什七,军屯者什二,民间什一而已。” 6、如果暴君的势力压倒人民的地方可以说是上帝把人民送去奴役,那么在人民的势力压倒暴君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说上帝使人们获得了自由呢?如果暴君的暴政是由上帝那里来的,那么,我们的自由为什么就不能说也是由上帝那里来的?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谴责了基督教神权 B.否定了“君权神授”的谬论 ( ) C.阐释了君主立宪制的合法性 D.阐释了自由合法性的来源 7、“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禁欲主义 D.蒙昧主义 8、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引起了各国君主的极度恐慌。这是因为 ( ) A、天主教会的势力已经遭到严重削弱 B、各国君主还没摆脱封建神学世界观的束缚 C、它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D、启蒙思想明确提出要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9、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 )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伏尔泰等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10、康德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材料表明康德( ) A.不能为了自己的自由妨碍别人的自由 B.率先提出以人为中心 C.主张摆脱宗教信仰的束缚 D.对理性主义做了经典总结 11、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③ B.②①③ C. ②③① D.③②① 12、结合下图信息,“文字图画”的准确含义是 A. 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B. 因为“书画同源”,故汉字可以用图画出来 C. 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 D.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13、下图所示中国古代书体中,审美功能最强的一种是 14、明代冯梦龙所著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叙述了临安城内小商贩卖油郎朱重与王美娘相爱、历尽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出明清小说关注世俗现实生活的风格,该故事和其文风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①城市生活丰富②商品经济发展③包办婚姻逐渐废除④重商观念正在形成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梅兰芳先生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起多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访问苏联进行演出,展示了中国京剧的神奇魅力,获得巨大的成功。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 A.我国京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走向成熟 B.梅兰芳是“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之一 C.民国时期,梅兰芳为中国京剧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D.艺术交流可以调解国际矛盾,加深各国人民的友谊 16、 “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 A.消灭私有制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B.“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 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17、“反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这句话反映出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最大的特点是 A反对民族压迫 B反对君主专制 C反对满洲贵族 D反对帝国主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