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签署《农业调整法》,该法出台后,有1000多万亩棉花田被耕掉,另外还屠宰了22万头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实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提高美国消费能力以促进市场恢复 B.增强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C.保障美国农民的权益,以缓和阶级矛盾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19. 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A.废除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B.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彻底恢复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D.进一步扩大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20. 联合利华高级副总裁加文•尼斯说:“我们的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因此他们与公司体戚相关。……这是我们从一家私人公司转变为一家公众公司的标志之一。”“公众公司”的出现体现了 A.公司变成工人所有 B.公司所有权的某种转变 C.公司由职业经理人经营 D.公司变为国有企业 21.罗斯福在1934年6月8日的咨文中说:“根据我国宪法,联邦政府所以建立的目的之一是增进全民之福利,提供福利所依存的这种保障也就是我们的明确职责。”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出台。该法的出台,本质上反映了 A.美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B.社会救济问题的基本解决 C.“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D.国家干预经济的新特点 22.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以下符合这一做法的有①新经济政策②戈尔巴乔夫改革③中国改革开放政策④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23. 阅读下面的中央政府支出统计表[据《世界发展报告(1993)》],以下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教育医疗住房环境社会保障和福利三者共占总支出的%占GNP的% 份年1980199119801991198019911980199119801991 美国2.61.710.413.837.828.750.844.211.0211.18 英国2.43.215.513.330.031.847.948.318.3018.45 法国8.66.914.815.346.846.470.268.627.5929.98 德国0.90.619.018.149.648.969.567.621.0621.97 A.高福利有利于经济发展并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B.英国的医疗福利开支呈上升趋势,实现了“收入均等化” C.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稳定西方国家的统治秩序 D.四国的社会福利开出占GNP的比重均下降 24.右图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状况。(单位:万吨)从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当时的农村经济趋向健康发展 B.农村经济还没有走出发展低谷 C.国民经济的调整措施成效显著 D.纠“左”工作尚未在农村启动 25. 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B.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26.下图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27.2011年11月,针对美国商务部对我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和组件进行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中国商务部依法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国内光伏企业也联合起来“抱团”应对美国的“双反”调查。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经济全球化是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 B.中国面临越来越恶劣的外部经济环境 C.经济的自由开放程度与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成正相关 D.中国政府和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意识与利用规则能力在提高 28.欧共体成立后着手建立关税同盟,比、荷、卢和联邦德国生产率较高,产品成本低,出口竞争力强,因此对开放共同体内部市场非常积极,而法国和意大利由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后才在关税问题上作出让步。这说明( ) A.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不宜经进行经济合作 B.权利让渡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C.欧共体内部各国利益冲突激烈 D.60年代欧洲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条件尚不成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