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 23:(10分) 材料一 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 ——《尚书•周官》 材料二 学而优则仕。 ——《论语》 材料三 三代(夏商周)以上出于学。……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论养士》 材料四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负倜傥之才,变通之术,苏、张之辨说,荆、聂之胆气,仲、由之武勇,子房之筹画,宏羊之书计,方朔之诙谐,咸以是而晦之。修身慎行,虽处子之不若;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二、四,指出其体现的共同的做官途径。(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以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的选官制度有哪些?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有何创造性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四概括有关科举制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科举制的进步性。 24:(8分)材料一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以是诗句的作者是谁?分属哪个流派?(2分) (2)你认为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材料二 读图: 上图是中国古代描绘市井生活的一幅名画的局部。有人称,看了这幅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3)此作品朝代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 。作品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作品的风格是 _____________。(4分) 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AriSlotle,前384—前322)在他的哲学名著《形而上学》认为柏拉图理念论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尊敬的人”指的是谁? (2)据材料二,亚里士多德更尊重真理体现在哪些地方? (3)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是什么态度?体现了什么精神? 金陵中学课改实验学校(南京实验国际学校)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答案 21:(1)重农抑商、海禁(或闭关锁国)。 (2)积极: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初期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消极:明清时期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生产力发展。 23:(1)读书做官;( 1 分) (2)察举制、九品中正制(2分);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1分);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皇权的独尊。(1分) (3) 信息:科举制在隋朝形成;进士科最重要;科举制考试艰难(3分); 进步性: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 25:(1)柏拉图 (2)批驳了柏拉图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论;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 他还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的设想不符合实际。 (3)尊敬但不盲从。 体现了他追求真理的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