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 ,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北周各时期官员 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8分) (2)材料二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看待这种变化?(7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 ——摘自《党史知识大讲堂: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材料二 就像毛泽东在七大的一次讲话中说的:我们“被人家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子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 烂很多,但没有都打烂,又捡起来,孵小鸡。” ——摘自《党史知识大讲堂: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材料三 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根据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中的国共两党各自的特点,并指出这应该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国共两党,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8分) (2)材料二中毛泽东说“被人家一巴掌打在地上”是什么含义?中共采取了哪些具体的应对措施?(6分) (3)请简要评述材料三中共产党准备取消苏区、改编红军的行为。(要求结合背景、过程、影响进行评述)(8分) 选做题:请考生在第27、28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 黄遵宪也难以接受。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7分) 28.【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朝鲜战争不仅没有在3周之内结束,相反却持续了3年之久。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面对敌人数量上的强大优势,兵力相对有限的美军与联合国军只能扬长避短,发挥自己在武器装备与技术上的过人之处。但是,朝鲜半岛不仅地势极为险峻,而且气候也十分恶劣,对于美军来说,最大的威胁与其说是朝鲜或者中国的士兵,不如说是这里冬季凛冽刺骨的严寒。 ——(美)大卫•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序言 材料二 抗美援朝战争中,虽然我军在武器装备及其他物质条件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但经历了20多年国内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军队也有着许多不同寻常的优长。有敢打必胜的信念,有以弱胜强的丰富作战经验,有久经锻炼的高素质的部队和著名战将。加上战争的正义性质,得道多助,士气高昂。这些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 ——李际均《抗美援朝战略遗产: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基之战》 (1)材料一中,美国人认为他们在朝鲜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中国人认为中国在朝鲜战争中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双方的观点有 什么区别?(9分)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测试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 DCBCD DCAAD BBCBC ADDDB AADD 主观题 26.(1)特点:国民党重视上层宣传和军事斗争;共产党重视下层民众的宣传动员。(4分) 时期:国民革命时期(2分) 关系:党内合作(2分) (2)含义:国民革命失败,共产党遭到国民党镇压(2分) 措施:召开八七会议,纠正右倾错误;发动武装起义。(4分) (3)共产党的这一行为,是在日本相继发动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背景下(2分),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爱国行为(2分),不久,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四军,进入敌后抗战(2分)。国共第二次合作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政治保障。(2分) 以上共8分。 27.(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6分) 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2分) (2)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 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两点3分,三点5分,四点7分) 28.(1)敌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数量众多;朝鲜半岛地势险峻,气候恶劣;美军和联合国军在武器装备和技术上的优势无法发挥。(6分) (2)原因:有必胜 的信念;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有高素质的部队和优秀的将领;战争的正义性质。 区别:美国人重点强调自然条件和技术;中国人重点强调人的因素与素质。(9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