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拓展】 1. “双百”方针的含义、实质和意义 含义:在科学文化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领域和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实质: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割据,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只要是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知识分子,便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双百”方针是团结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情感纽带,是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的政策依据。只要符合繁荣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这一民族的最根本利益。只要有利于促进和体现社会的进步,就应该纳入先进文化的格局范围。 意义:它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这两个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科学上不同的学派之间的矛盾同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需要一条正确的路线去解决,而这条路线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2. 通过学习“双百”方针的曲折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我们要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科学、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国家的政策会给科学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科学艺术不能政治化。符合学术和文艺发展规律和我国实际的政策会极大地推动科技文化的发展,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否则将阻碍科技文化的发展,严重阻碍现代化进程。 (2)正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使文艺更好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正确的处理好科技文化的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坚持“双百”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推动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加速现代化进程。 【走进高考】 例1.(08年广东文基,26)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解析:A 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学术争论被说成是阶级斗争,所以说“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是不正确的。B 、C 、D三项符合史实。 例2.(2009海南历史卷,22)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 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水水平 D.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解析:D “双百”方针提出是在1956年,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了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会更大的作用,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 (责任编辑:admin) |